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克服冬季癢,從洗澡做起 中西醫結合科 主治醫師 詹雅閔

「醫師,我的皮膚這幾個禮拜以來一直很癢,也沒看到什麼疹子,我想會不會是洗不乾淨的關係,每天都用肥皂洗了好幾次」「醫師,我的小腿癢得很厲害,用熱水燙洗的時候覺得比較舒服,但是洗過澡後好像癢得更厲害了」。 

最近在門診聽到的這類抱怨有明顯增加的趨勢,捲起患者褲管一看,細碎的鱗屑如雪花般飛舞,小腿的皮膚顯得十分乾燥,甚至出現魚鱗狀紋路,有些還因為過度搔抓而處處血痂。這就是所謂的「冬季癢」、「冬季濕疹」。 

癢的症狀

冬天是「缺脂性皮膚炎」,俗稱「冬季癢」好發的季節,也是中、老年人此時常見的皮膚問題。 

通常以搔癢為主要症狀,特別是在小腿部位,有時也在上肢或背部、腹部出現令人非抓不可的搔癢感。剛開始,皮膚外觀正常或僅有脫屑;反覆搔抓後,皮膚出現抓痕、血痂,甚至繼發性苔癬化肥厚。 

洗澡後也會發生皮膚搔癢。如果沒有好好處理,這種現象要到入夏後才能緩解,並且隨著年齡增加,搔癢的程度和時間會逐漸加重、延長。

癢的原因

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皮脂腺會分泌包括三酸甘油脂、角鯊烯及膽固醇等脂肪成分在內的皮脂,負責提供皮膚及毛髮的防水及保護,避免乾燥或龜裂。 

然而,人體皮脂腺的分布並不平均,頭臉部較密集,四肢尤其是小腿脛前分布較少,因此當年齡漸長,皮脂腺退化,皮脂分泌減少,遇上乾涼的季節,皮膚乾燥、脫屑、搔癢等症狀很容易從小腿脛前開始爆發。 

若是再加上不當的清潔習慣(如過熱的水、鹼性太強的清潔用品),又缺乏適當保養,無疑是雪上加霜,皮膚搔癢的程度常常對患者的生活品質造成重大影響。

止癢的中醫療法

冬季癢的患者多以中、老年人為主,皮膚表現為乾燥、脫屑與癢,在中醫觀點要考慮氣陰兩虛,血虛肝旺,生風生燥,肌膚失於濡養而致。 

如果患者表現為搔癢反覆發作,易受情緒波動引發,苔薄質紅,脈細數或弦數,則當以養血平肝,袪風潤燥的方法治療,可選用當歸、地黃、白芍、何首烏、麥冬、知母、荊芥、防風等養血袪風、滋陰潤燥的藥物從體內調治。 

外用方面則可選擇由純中藥製成的「紫雲膏」,其中的紫草、當歸、麻油具有清熱涼血、活血通絡、生肌(促進肉芽組織生成)及潤燥止癢的作用。使用紫雲膏塗抹於患處,一天數次,有明顯改善皮膚乾燥龜裂、滋潤止癢的效果。

防癢的生活細節

此外,在冬季癢的預防及治療上應注意:

1. 中、老年人入秋後就要注意保暖,加強皮膚保濕。

2. 多喝水是保持皮膚潤滑光澤的首要前提,喝水量以每天1500-2000 cc左右的溫開水為宜。

3. 洗澡不能用過熱的水,不能洗太久,宜採用淋浴而非盆浴,不用洗淨力太強的肥皂,一般以溫水沖一沖即可。

4. 洗澡後立即使用潤膚乳液或乳霜。

乳液含有較多水分,輕輕搖晃可被搖動;乳霜則油分較多,不容易被搖動。皮膚乾燥的人需要選擇高油和高脂肪含量的保濕乳霜產品,尤其在秋冬更應如此。

嬰兒油、綿羊油等完全不含水分的產品,擦在乾燥缺水的皮膚上,有時候反而會更覺得癢,尤其綿羊油成分常引起過敏,對過敏膚質者並不適合。

5. 調高室內相對溼度。

6. 忌辛辣、燥熱、燒烤、油炸食物:如蔥、薑、蒜、韭菜、胡椒、咖哩、沙茶醬、羊肉、酒、咖啡、茶葉等。宜以清淡飲食為主。

7. 搔癢嚴重時可配合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或服用抗組織胺藥物止癢。

只要掌握以上生活保養及飲食宜忌重點,相信您的皮膚也能安安穩穩過個好冬! 

越吃越不癢的保健食療

「冬季癢」因為出現皮膚乾燥、脫屑等中醫所謂「燥」的表現,飲食上可多補充具滋潤性、富含膠質的食物。動物性膠質包括雞腳、豬腳、豬皮、牛筋、海參、魚皮、海蜇皮等;植物性膠質則有白木耳、黑木耳、秋葵、川七葉、皇宮菜、山藥、蓮藕、栗子、菇類、仙草、海帶、石花菜等。 

以下介紹幾道簡單易做的藥膳,可作為日常保養的選擇。 

1. 枸杞銀耳湯:

白木耳、枸杞一同燉煮,熬煮到呈膠稠狀更佳。視個人喜好酌加冰糖。若不喜甜食者亦可加黑木耳、香菇、大棗、瘦肉或雞肉燉煮,以鹽調味。

2. 潤膚粥:

糙米(1)、何首烏、黃精(15)、百合(9)、白果(6)、紅棗(10)。將何首烏、黃精先煮成中藥茶飲,茶飲放涼後和百合、白果、紅棗、糙米,一起煮成粥即可。

3. 山藥海鮮湯:

新鮮山藥100克、枸杞10克、紅棗10顆、蝦仁120克、旗魚120克。先將山藥、枸杞、紅棗放入鍋中熬煮,煮滾約15分鐘,再加入蝦仁、旗魚煮滾後,加鹽調味。

 

皮膚問題紛紛來 冬季保養不可輕忽

每到換季就會出現皮膚方面的問題,好困擾!尤其是冬天氣溫降低,人體最直接受氣候影響的便是最體表的皮膚和上呼吸道黏膜,因此除應注意添衣避免感冒外,衛生署台南醫院皮膚科主任康錦華特別呼籲民眾著重皮膚的正確保養,預防皮膚疾病。

由於寒冷會使皮膚血管收縮,新陳代謝降低,汗水及皮脂分泌減少,再加上環境中的絕對溼度低於體表絕對溼度,在冷風吹拂下或在夜間的相對濕度下降,會使皮表水分蒸散流失空氣中,致皮膚角質層含水量下降,這些作用會使那些皮膚原本較乾燥的中老年人更加皮膚乾燥,並易有癢感,常因搔抓或不當處理,如用熱水燙癢處或一癢就去洗澡,而造成濕疹樣病變,這便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冬季濕疹。

另外,部分乾性皮膚或有特異皮膚體質的年輕人,其魚鱗癬、錢幣狀濕疹及異位性皮膚炎,也會隨氣溫下降而惡化。嬰幼兒皮膚較嫩,皮脂腺尚未發達,尤其具有異位性皮膚炎體質者,常在短暫戶外冷風吹襲後兩頰通紅、皺裂,而有些兒童或青少年,因天冷嘴唇乾燥喜歡用舌舔,雖有短暫濕潤,但很快蒸發使嘴唇更加乾裂、紅腫,有些幼兒甚至併發細菌感染,至於常見於女性的富貴手、顏面皮膚炎也會在此時發作或惡化。

其實此類問題均可因保養有道而避免或改善,主要原則便是維持皮膚角質層的水分及脂肪含量,相對地減少其散失。年紀大,皮膚乾燥,運動量少的人不宜多洗澡,並以淋浴代替泡澡,水溫不宜太高,因過熱的水不但對皮膚是一種刺激且有脫脂性。且洗澡時可添加沐浴油或數滴嬰兒由於水中,洗澡後不宜完全擦乾水份並抹上濕潤劑,可製造出一層人工皮脂膜以防止水分蒸發。

富貴手患者應儘量減少水及清潔劑的接觸,做家事時先戴一付棉質手套再戴塑膠手套,出門騎車也要帶保暖手套,手勿受冷風吹襲。皮脂腺較不發達的女士們,顏面應選用適當保養品,以補皮脂膜之不足。

嘴唇乾燥可塗護唇膏,減少吹風,如戴口罩,忌用舌舔。如果皮膚已出現濕疹樣病變,如潮紅、落屑或皮膚搔癢無法改善,最好儘早求診皮膚科醫師,以求正確診斷或治療,有關冬季皮膚保健暨美容問題也可諮詢皮膚科以求正確處理。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                         


選洗衣精需考慮水質 免皮膚大過敏


 

用錯洗衣精,恐使皮膚過敏、發癢,釀成健康問題。高雄鳳山的郭媽媽曾認為皂類清潔劑較天然健康,因此選購洗衣皂絲來清洗衣物,卻因沒考慮到水源問題,使用後清潔效果不如預期,除衣物常殘留白色屑末外,屢次穿衣後更是身體發癢。


為改善問題,郭媽媽會再手洗清掉屑末,同時也嘗試清洗洗衣機內槽,初次清洗內槽卻洗出大量深色皂垢和整槽的黑水,嚇得郭媽媽不敢再用皂類清潔劑洗衣。原來是高雄硬水水質的問題,若用皂類清潔劑,容易產生大量的皂垢,不僅衣服洗不乾淨、更危害皮膚健康。

求診皮膚科後,在醫師建議下更換清潔劑,但還是陸續有洗劑殘留衣物和皮膚搔癢問題,清潔劑怎麼換都不對,讓郭媽媽十分困擾。

皂垢容易滋生細菌 易使皮膚發癢過敏

謝富森醫師解釋,洗劑中的石化刺激物,以及皂垢孳生的病菌都是皮膚致癢的成因,且衣物或洗衣機內殘留的皂垢是病菌的養分,碰上台灣潮濕氣候,病黴菌容易大量孳生,如金黃葡萄球菌、黴菌等,若再經由洗衣過程附著在衣物上,接觸恐引發皮膚過敏、發癢的症狀。
家事專家陳映如也建議,要避免致敏物刺激,選擇不含皂天然清潔劑會比較適合。

減少皂垢 配合當地水質可選用天然不含皂的清潔劑

謝富森醫師進一步說明,從過敏原導致皮膚傷害的觀點來看,應避免接觸香精、螢光劑、石化來源界面活性劑,因此天然清潔劑是較好的選擇。

全台硬水地區不只高雄,屏東、彰化、雲林、南投皆受硬水困擾,想解決硬水洗淨力不佳的問題,陳映如也建議,應減少洗衣皂、液體皂等皂類清潔劑的使用,改用不含皂的天然清潔劑,如橘油、茶籽、椰子油系界面活性劑成分,才是治本之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

減少異位性皮膚炎 避免抓癢引發炎 黃千耀 醫師

異位性皮膚炎並不是指皮膚有特別的味道,而是指發生在特定部位。異位性皮膚炎通常發生在小朋友,嬰兒時期長疹子的部份好發於臉頰、手的外側、胸口,等到幼兒時期長疹子的部份便會改變到手彎的地方、脖子、腳膝蓋彎曲的地方,典型異位性皮膚炎發生以小朋友為主。

最近幾年開始有在定義成人型異位性皮膚炎,十八歲之後成人型異位性皮膚炎發生於脖子、手肘彎曲,很多人也會同時有手部溼疹稱為富貴手,症狀有手部容易乾燥、皮膚變厚嚴重甚至裂開。

小朋友引起異位性皮膚炎原因?異位性皮膚炎是因為體質的問題,稱為異位性體質,除了異位性皮膚炎之外,常常還會有過敏性鼻炎、氣喘問題,造成原因簡單來說是皮膚角質層保護機能有點失調,導致皮膚裡面的水分容易往外流失,造成皮膚容易乾燥、敏感、會癢。

再來就是外面的東西會跑進來造成皮膚過敏會癢,因為體內基因調控不是很好,導致皮膚角質層保溼成份比較少一點,皮膚便會比較容易乾燥敏感,形成異位性皮膚炎。

該如何治療小朋友異位性皮膚性?一開始會採取外用的藥治療,嚴重一點才會服用藥治療。

藥膏會不會影響到小朋友的生長發育或其它皮膚狀況?只要在合格的皮膚科醫生監控之下來使用都是安全的,不需要聽到類固醇就開始擔心,通常要大量且長期間的使用才會有問題,擦類固醇的藥常見的副作用是皮膚會變薄。

異位性皮膚炎的特色是慢性疾病,通常需要好幾年時間來治療,隨著小朋友年紀變大即使沒有完全治好也會有很大的改善,只要平常保溼有做好可以做到不必擦藥。

成人型異位性皮膚炎一樣是屬於比較慢性,皮膚會有厚厚的疹子,還是以擦藥為主再來保溼很重要,如果已經有起水泡、流濃現象便不合適。

異位性皮膚炎目前無法根治,通常好發於夏天,主要與流汗有關係,與環境也有密切關係,最好保持通風乾淨避免塵?、細菌的滋生。

http://www.icare99.com.tw/expert_view.html?nid=38432#.UoQ2Gs8VF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