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不靠類固醇 免疫療法治皮膚病

異位性皮膚炎等嚴重皮膚病,多賴類固醇治療,台中市仁愛醫院今天說,免疫療法可讓嚴重皮膚疾病獲得控制,甚至緩解。

台中大里仁愛醫院免疫風溼科主任霍安平表示,皮膚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慢性全身頑固性的皮膚病變,可以視為一種免疫器官的慢性機能失調。

霍安平在門診中發現一名年輕女性從小就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這名23歲的女性患者指出,她從國一開始出現嚴重異位性皮膚炎症,四肢及背部常常奇癢無比,甚至有時抓到體無完膚,棉被上常沾染血跡。

患者指出,過去她一直依賴類固醇的治療,因而出現掉髮的症狀,直到大一時接受霍安平的治療,改以免疫療法,經過兩年的時間,從大三起已不需要使用任何藥物就能維持皮膚正常,直到現在已經唸碩二了,目前她只定期回門診追蹤而已。

霍安平表示,還有一名中年婦人過去飽受全身濕疹之苦,前來接受免疫療法後,症狀獲得大幅改善,之後轉往北部醫學中心治療後症狀又惡化,再度回來接受治療半年後,病情才獲得控制。

霍安平指出,近幾年免疫調節藥物在乾癬以外的其他頑固性慢性皮膚疾病治療上,不僅有驚人療效,也能減少患者長期類固醇的服用吸收,但患者是否能耐心接受治療也是成功與否的關鍵,畢竟免疫調節藥物的作用比類固醇慢,藉由長期免疫調節藥物使用,較能讓慢性機能失調的體質獲得改善,甚至走向完全緩解。1021107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7日電)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使用手工香皂比一般香皂好?

文章標題:使用手工香皂比一般香皂好? 轉載作者:癢癢爸
轉載自 自然生活網 - http://i-nature.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8/7/1019.html


• 低溫下製作,營養不流失/ 肥皂的作法分為冷製與熱製兩種,一般手工皂都是採用冷製法處理,可以保存較多原料中的養分,但是必須等待3至8週才能使用,耗時較久,因此市售香皂大多採用較符合經濟效益的熱製法來製作,卻也因為持續性的高溫加熱而造成養分流失。

• 甘油含量高,保濕又滋潤/ 在做皂過程中自然產生的「甘油」是相當天然、親膚的保濕劑,屬於保養品的基礎成分之一,其經濟價值遠遠高於肥皂本身。

所以廠商為了圖利會將皂中的甘油萃取出來轉作其他用途,然後再補進人工化學添加物(如:清潔劑或合成界面活性劑),讓肥皂變得「好像很好洗」,但實際上是缺乏滋養效果的。反觀我們自己製作的手工皂有將近1/4都是甘油,洗後肌膚比較不會感覺緊繃、乾澀。

• 使用植物油,毛孔不阻塞/ 有些香皂的原料以動物性油脂為主,如:豬油、牛油,甚至是回鍋油,這些油脂對肌膚不是很好。由於動物油脂所含的飽和脂肪酸較多,只要溫度稍低就容易凝固,所以有造成毛細孔阻塞的疑慮。

而手工皂普遍使用品質較佳的植物油脂,如:椰子油、橄欖油,雖然成本比較高,但是植物油脂不易凝固,而且分子較細、容易被吸收,為了我們寶貝的肌膚,多花一點錢也是值得的!

• 成分純天然,不造成負擔/ 一天當中,我們可能會接觸多種不同的清潔用品,例如沐浴乳、洗髮精、洗碗精等等,表面上看似無害,但如果成分中含有過多的化學物質,將會增加肌膚的負擔,導致身體漸漸失去自我修復的機制,即使加強保養也無法阻止層出不窮的肌膚問題。

所以這幾年講求成分天然、洗感溫和的手工皂才會大受歡迎,一旦負擔減少、底子打好了,肌膚狀況自然就會跟著好轉。不僅如此,手工皂遇水後很快就能中和分解,不易造成環境污染,讓我們在享受舒服的沐浴之餘,也能做好愛地球的環保工作!


(本文作者/糖亞) (摘自/百萬網友最常問手工皂不敗秘技/蘋果屋出版)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i-nature.com.tw/cc.asp 之規定。

小心不要過度洗手

文章標題:小心不要過度洗手
轉載作者:癢癢爸 轉載自 自然生活網 - http://i-nature.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6/3/1176.html
我們應該重新檢討「洗手(皮膚)」「消毒皮膚」這樣的作法。若站在生活於皮膚上的常在菌觀點來看,究竟怎麼做比較好?

皮膚常在菌以皮脂與其分解產物為唯一的營養來源,是喜歡生活於弱酸性皮膚的厭氧菌(一遇上氧氣就停止繁殖)換句話說,皮膚若缺少皮脂,能量來源不足,皮膚常在菌就無法增殖,且若不被皮脂裡的蠟成分包著,會接觸氧氣而停止增殖。

亦即,皮膚不是有皮膚常在菌就天下太平,若不能時常供應皮脂,皮膚常在菌也活不下去。所以,皮膚若無法滿足這個需求,就無法變成常在菌可正常增殖的皮膚,開始有其他細菌棲息。

由此可知,如果只是手髒了去洗一洗應該沒有問題。但是,若每次雙手碰到甚麼就神經質地用香皂或消毒藥水拼命洗手,就值得商榷了。

因為這些香皂或消毒藥水都含有界面活性劑,會洗掉皮膚上的皮脂。當然在毛細孔可經常分泌皮脂的前提下,這樣做比較沒問題;但若過度洗手增加皮脂的分泌頻率,過不久皮膚反而逐漸流失皮脂顯得乾燥無光,最後變成皮膚常在菌無法進駐的皮膚。

過度清潔皮膚或頻繁地消毒雙手會導致皮膚乾裂,這也意味著,它已經是皮膚常在菌無法棲息的皮膚,防止病原菌入侵的基石遭到破壞。

當然聰明的細菌不會忽略這個事實,受傷的皮膚將成為無數細菌的生存競技場。而且,最能夠適應傷口表面的物理性或化學性條件,且最能迅速分裂的細菌,將深入傷口表面內部製造自己的細菌叢。

香皂、洗髮精與皮膚的健康/近年來肌膚乾澀或出現過敏反應的幼兒人數增加乃眾所皆知的事實。

事實上,因傷就診的幼兒,出現乾燥粉屑狀膚質的情形並不少見,而且受傷的幼兒超過半數看起來像是乾性膚質。我常想這是不是用香皂過度清洗的緣故?

因為香皂裡的界面活性劑會洗掉皮膚上面的皮脂。再者,充斥於報章媒體的廣告,呈弱酸性不傷小寶寶的稚嫩肌膚,這樣的用語也大有問題。

的確,包括小寶寶在內的人類肌膚屬於弱酸性,但這並不表示「弱酸性的香皂就安全無虞」。事實上,很多小寶寶膚質偏乾的困擾,只要不再用香皂改以溫水沖洗即可大幅改善。

其實人類肌膚所分泌的物質(香皂業者稱為「髒東西」)並不是不能用溫水溶解。亦即,皮膚上面的物質通常只要用溫水即可清洗乾淨。

除非是石油或機油等非得用香皂才能洗掉的物質,除此之外的皮膚汙物根本不需要用香皂。洗頭也是一樣,從頭皮分泌的物質也是水溶性。

我大概是在兩年前注意到這個事實,就拿自己當實驗停用所有的洗髮精,改以一天一次溫水洗頭。叫人吃驚的是,停用洗髮精後頭皮屑明顯變少,頭皮不再發癢,且掉髮情形趨緩。

有趣的是,連枕頭套上的異味都變少了,之前每天洗頭,枕頭套卻常常出現汗臭味等異味。仔細想想為何會這樣?其實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因為洗髮精裡的強效界面活性劑會洗掉自然分泌的皮脂,加上我們喜歡猛抓頭皮以為這樣才洗得乾淨,結果皮膚常在菌失去最佳的生存環境,反讓常在菌以外的各種細菌有機會進駐繁殖。

這些細菌正是引發異味的原因。而且別忘了皮脂被洗掉的頭皮為補充皮脂的不足,自然分泌出更多的皮脂,結果頭皮反而越來越油。

同樣地,頭皮角質層被界面活性劑刮傷後,為了修補,皮膚必須頻繁地新陳代謝,結果頭皮屑也越來越多。

以我自己的經驗來看,除非頭髮沾上香菸或烤肉等不用洗髮精就洗不掉的味道,否則不太需要用洗髮精。而且,洗的時候只洗毛髮就好,頭皮的部分不要沾上洗髮精比較好。總之,在洗臉或洗頭等日常習慣裡,潛藏著各式各樣假相與繆誤。
(本文作者/夏井 睦)
(摘自/傷口千萬不要消毒/方舟文化出版)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i-nature.com.tw/cc.asp 之規定。

痘痘與腫皰 應從成因下手 - i-Nature 自然生活網- 華人最專業自然醫學平台

痘痘與腫皰 應從成因下手 - i-Nature 自然生活網- 華人最專業自然醫學平台

每日必備5水果 滋潤乾燥季節

秋季口乾舌燥,這時需要潤燥水果排毒來解決這一問題。不同的水果營養物質不同,而且功效也大不一樣。下面愛美網小編就為大家特意推薦5款養生水果,一起來看看吧!

一、養生蘋果
  蘋果性平、味甘,是健脾開胃的好水果。它含有高量的粗纖維含量及蘋果酸、鞣酸和枸櫞酸等,具有收斂止瀉效果的作用。

  營養成分:水果中數蘋果含有的營養最為齊全。在一個大約三兩重的蘋果中,約含類黃酮30毫克,膳食纖維5克,鉀170毫克,鈣10毫克,碳水化合物22克,磷10毫克,維生素C7.8克,維生素B7.8克。蘋果中的含鈣量比一般水果豐富得多,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鹽分。

  食療養生:蘋果乾粉15克,空腹時可用溫水調服,每天2~3次,能有效治療慢性腹瀉、神經性結腸炎等不適之症。
  

健康綠燈:維生素C是心血管的保護神,多吃蘋果不僅可以獲得維生素C,還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現在空氣污染比較嚴重,多吃蘋果可以改善呼吸系統和肺部功能,減少污染和煙塵的不良影響。維生素C還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幫助消除皮膚色斑,增加血紅素,延緩皮膚衰老。

二、養生梨子
  潤潤的梨是屬於性寒水果,但它能幫助消化,促進食欲,還具有清心、消痰止咳的作用。

  營養成分:梨含有85%的水分,6%~9.7%的果糖,1%~3.7%的葡萄糖,0.4%~2.6%的蔗糖。梨富含維生素A、B、C、D、E和多種微量元素,還有少量的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蘋果酸等營養成分。

  健康綠燈:梨性味甘寒,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等功能,具有降低血壓、養陰清熱的功效。秋季吃梨能有效緩解人們由於空氣乾燥所致的咽幹、鼻燥、口渴、咳嗽、皮膚幹澀等“秋燥”現象,還能促進胃酸的分泌,有退熱、解瘡毒、解酒毒及鎮靜作用。

  食療養生:生梨一個,洗凈連皮切碎,加冰糖燉水服,可治感冒咳嗽引起的急性支氣管炎。

三、養生橘子
  柑橘大家都知道是秋季的美味水果,它性溫、味甘,具有理氣開胃、止渴潤肺的作用。但是,陰虛火旺體質如果多食了會出現口舌生瘡、咽幹喉痛等上火症狀。

  食療養生:柑橘一身都是寶,還可中醫入藥。將橘皮、生薑、蘇葉各9克,用水進行煎加紅糖口服,能有效防治感冒咳嗽。

四、養生柿子
  柿子是屬於性寒,味甘、澀的水果,同時它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及礦物質,次於柑橘,高於梨與蘋果。

  食療養生:柿蒂可治呃逆、噯氣等病症;柿餅炙炭還可治便血;柿霜還能有效治喉痛、咳嗽、口瘡等病症。

五、養生蘿蔔
  蘿蔔性涼,味辛、甘,有健胃消食、化痰的作用、順氣利尿與清熱解毒的作用。每日臨睡前,吃點鮮蘿蔔,還可增強心臟功能。
  食療養生:洗凈不去皮,切碎後放入麥芽糖2~3匙,擱置一夜,等其變成蘿蔔糖水,能有效治療急、慢性支氣管咳嗽之症。

(轉載華夏經緯網 )http://big5.huaxia.com/hxjk/jkys/shbj/2012/11/3086869.html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寶寶抵抗力差!冬天4種常見皮膚病

冬天寒流、低溫不斷,新生寶寶因抵抗力弱、皮膚層較薄,難以適應氣溫轉變,容易出現各種皮膚疾病。皮膚科醫師提醒,新手爸媽在照顧寶寶之際,除了加強保暖,也需特別留意4種好發於冬天的皮膚疾病。

李俊諒醫師表示,寶寶的皮膚薄且脆弱,冬天特別容易出現脂漏性皮膚炎、濕疹、尿布疹等皮膚疾病。
 
李俊諒醫師表示,寶寶的皮膚薄且脆弱,冬天特別容易出現脂漏性皮膚炎、濕疹、尿布疹等皮膚疾病。

脂漏性皮膚炎

有些寶寶在出生後頭皮會有一層類似牛油的分泌物,不容易被清除,嚴重時會在頭皮和T字部位出現泛紅、脫屑的症狀。童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李俊諒表示,這是常見的幼兒型脂漏性皮膚炎,通常發生在6個月以下的寶寶,原因與來自母體的荷爾蒙殘留有關。

絕大多數寶寶的脂漏性皮膚炎症狀會在6個月後自動消失,但病症發作期間會有搔癢的現象,常使寶寶抓破皮而留下疤痕,甚至導致細菌感染。醫師建議,平時可以溫和不刺激、不含皂性的清潔品清洗患部,若情況嚴重則需由醫師處方使用適當的外用藥膏塗抹。

尿布疹

冬天天氣冷,許多新手爸媽擔心寶寶受凍著涼,會用尿布包覆嬰兒小屁屁,再穿上厚厚的褲子,結果反而容易造成悶熱,導致尿布疹,在小屁屁皮膚表面出現紅腫、發炎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引起黴菌感染。

濕疹

剛出生的寶寶因角質層且脆弱,容易過敏,許多新生兒在喝完奶後會有溢奶的現象,奶水容易殘留在頸部的皺褶處,如果不能及時清潔、保持乾爽,皮膚容易受刺激而引發濕疹,這種情況尤其在衣服穿較多的冬天更為常見。若要避免這類濕疹困擾,建議在餵寶寶喝奶時,先在脖子圍上圍兜兜預防奶水溢出。

汗疹

汗疹也是寶寶在冬季常見的皮膚疾病,主要原因是父母在幫寶寶穿衣服時,過於擔心寶寶受寒,衣服一件一件加,沒注意到嬰幼兒已經流汗,且對皮膚造成刺激,在前胸、後背和大腿部位特別容易出現紅點、丘疹般的痱子。較好的預防方式是避免讓寶寶過度保暖,衣服應以透氣舒適的棉質為主,且採洋蔥式穿法,依氣溫和寶寶體溫調整穿衣量。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不癢癢!讓寶寶遠離異位皮膚炎(下)

三、在生活習慣上
  • 重視肌膚保濕。因為皮膚過敏的原因之一就是皮膚的保護屏障功能不好,無法對抗外來東西,所以注重肌膚的保濕很重要。冬天可多擦質地較油的乳液,夏天可擦較為清爽的乳液,加強皮膚的保濕性,但不要選擇添加太多化學合成物的乳液。

  • 清洗衣物時,使用洗衣精比洗衣粉好,或選用天然清潔劑。洗完再用清水洗過一次,減少衣物上的殘餘的化學物質對皮膚所產生的刺激。

  • 沐浴乳不要使用含有香精、防腐劑等化學合成物質。冬天不要用太燙的水洗澡,夏天盡量洗溫水澡。若皮膚已有發炎,最好不要用肥皂或清潔液,以清水洗淨即可。

  • 穿著棉質、透氣的衣服,不要穿羊毛衣、化學纖維、尼龍等的衣料,也盡量避免穿粗糙、過緊或容易摩擦皮膚的衣物,穿衣以寬鬆為佳。

  • 定期幫寶寶剪指甲,以免避免他因為皮膚搔癢而抓出傷口,讓自己暴露在受感染的危機中。異位性皮膚炎最忌諱用手抓,小心會變成惡性循環而加重症狀。

  • 汗水會刺激皮膚產生異位性皮膚炎,所以要避免寶寶流太多汗水,或讓汗液留在身上。外出流汗後,沒有辦法洗淨,可先以毛巾擦拭汗水,或清水稍微清洗身上的汗液。

  • 有些游泳池含氯比率太高,會加重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帶寶寶游泳之後,一定要記得洗澡沖乾淨,不要讓身上殘留化學藥劑。

  • 可抽血檢查過敏原

異位性皮膚炎可以經由飲食及生活的控制,獲得良好的改善,但要日後完全不會復發,可能性不高。如果照上述的作法,寶寶的異位性皮膚炎仍嚴重反覆發作,建議作進一步抽血檢查,以找出真正引發異位性皮膚炎的過敏原,才能知道確實的改善方法。
「平常要多注意寶貝皮膚的狀況,持續保濕很重要,肌膚若出現不舒服,千萬不要忌諱用藥,」林建宏醫師表示,若有搔癢就開始擦藥,會使症狀緩解,那麼在擦藥後可抹些乳液,就不用擦那麼多藥物。居家照顧配合安全用藥,就可以幫助寶寶遠離不舒服的搔癢與不安,也能讓baby重拾健康可愛的粉嫩肌。

不癢癢!讓寶寶遠離異位皮膚炎(中)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
到門診之後,醫師通常會給予口服及外用藥物治療。口服藥物屬於抗組織胺,可抑制搔癢,是主要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藥物。外用藥則以含有類固醇的藥膏為主,具抗發炎作用。若寶寶抓得厲害,容易有傷口易感染或流出滲透液,就需要使用抗生素藥物,目的是抵抗細菌感染。

有些家長一聽到類固醇,就覺得藥性強又毒,而擔心有副作用,林建宏醫師說,類固醇分好幾級,醫師會根據寶寶的症狀給藥,如果狀況不嚴重,可給予含類固醇少一點,功效弱一點的藥物就可改善。

如果嚴重的情況,就要用藥效強一點才能減緩發炎症狀,「只要在醫師指示下正確的使用,含有類固醇的藥物仍然是相當安全的。」不過,現在也有一種新的長期用藥免疫抑制劑,機制與類固醇類似,屬抗發炎藥物,但不會有類固醇一樣的副作用,也是給藥上的另一個選擇。

從飲食與環境控制著手

異位性皮膚炎的預防與照顧,須要長時間並養成生活習慣。林建宏醫師建議,平時應從飲食及居家環境開始著手,在生活習慣上需做一些改變及預防措施,可減少異位性皮膚炎復發的機率。這些預防措施包括以下幾部分:

一、在平日飲食上
  1. 寶寶有異位性皮膚炎,先考慮是否因食物而引起。較小的朋友餵母乳最好,沒有辦法餵母乳,可給予水解蛋白奶粉。
  2. 餵母乳的母親盡量不要食用會造成過敏的食物。四到六個月以上的寶寶,在給予副食品時,也盡量減少會引發過敏的食物。
  3. 在添加副食品時,每一次添加一種,看看寶貝是否對什麼食物過敏,若有過敏症狀,可以停止給予二個星期,查看過敏症狀有無改善。
二、在居家環境上
  • 家中不要使用地毯、草蓆、榻榻米、毛絨的材質及布窗簾等容易滋生塵蟎的裝飾及佈置,建議可將窗簾換成百葉窗。盡量不要養寵物,以減少來自動物的過敏原。

  • 家中的寢具要固定清洗,最好二星期清洗一次寢具,並使用60度的熱水清洗,洗完後最好經太陽曬過。也可利用防蟎寢具及除蟎吸塵器,減少塵蟎附著與生長。

  • 夏天居家的溫度最好保持在26℃~28℃之間,以不要讓寶寶熱到出汗為原則,並保持涼爽舒適。冬天也應該避免讓寶寶穿太多衣物或直接暴露於寒冷、乾燥的環境中。

  • 家中濕度保持在40%~60%之間最好。台灣氣候潮濕過敏容易,濕度不要太高,潮濕會產生黴菌,易造成皮膚刺激。亦可使用空氣清淨機,減少灰塵黴菌生長。

  • 家裡儘量少用芳香劑、蚊香、樟腦丸、殺蟲劑等有氣味的物質,也不要讓寶寶待在有二手煙的環境中,以減少受外在刺激的機會。

  • 家居環境須常清掃,保持乾淨,減少灰塵覆蓋。

不癢癢!讓寶寶遠離異位皮膚炎(上)

你家寶貝常這裡癢、那裡癢,有時會用手在臉部及身體上抓出一道道的痕跡嗎?只要寶寶皮膚出現頻繁的搔癢感,就要特別注意是不是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必須加強保濕,注意居家環境清潔,減少肌膚接觸造成敏感的物質,以免症狀加重而受感染,甚至影響寶寶正常生活運作。

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異位性濕疹,是一種慢性反覆發生的搔癢性皮膚炎,也是嬰兒期及小兒期最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專任主治醫師林建宏表示,十個寶寶裡至少有一個是異位性皮膚炎,皮膚炎的發生原因通常與遺傳、環境及食物中的過敏原有關。

異位性皮膚炎發生原因

會引起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一、遺傳因素:過敏性皮膚炎有部分原因是受遺傳所致,寶寶的家族有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等病史。受遺傳所致的異位性皮膚炎,即使控制環境、飲食、生活習慣,也未必能完全避免症狀發生。

二、環境因素:在寶寶生活的環境中,如果沒有固定清潔,或居家有太多毛布的佈置、太潮濕等問題,會讓寶寶接觸許多過敏原,如塵蟎、灰塵、黴菌,刺激皮膚,也會引發異位性皮膚炎產生。

三、飲食因素:寶寶飲食中有較多的海鮮類(如蝦、螃蟹)、堅果類(如花生、核桃、腰果),或牛奶的蛋白質等,這些都容易誘發過敏性皮膚炎。正在餵母乳的媽媽若有吃上述食物,也容易造成寶寶異位性皮膚炎。

四、其他因素:異位性皮膚炎也與氣溫有關,天氣漸漸變熱,身體容易流汗,汗液尤其會卡在肘窩、膝窩的地方,肌膚容易互相擠壓而刺激皮膚產生發炎;冬天或太冷時,皮膚容易變得乾燥缺水,也會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可能。

容易產生皮膚炎的典型位置,在臉上、脖子、耳朵後面、四肢關節彎曲處、如手肘附近、膝蓋與腳踝附近。

每個寶寶異位性皮膚炎的輕重程度不一,一般的症狀為在皮膚上會起紅疹、脫皮或發癢,有些不會癢到影響生活品質,但有些紅疹往往會讓小嬰兒癢到會用手抓到破皮、流血,甚至會引發急性發炎,也會讓寶寶不安、躁動、不易入眠,這樣也可能影響寶寶正常的健康發展。

慢性皮膚炎長期會讓皮膚變厚、變硬、粗造,顏色也會因色素沈澱而變深。林建宏醫師指出,如果異位性皮膚炎的肌膚破皮有傷口,又受到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會使細菌在皮膚上滋生,加重皮膚炎的症狀,變成惡性循環,需要就醫診治,尋求專業幫助。


禍不單行!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可能不舉

台灣潮濕多雨的氣候環境,讓很多有遺傳性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的患者頻頻發病。根據1月12日《性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上的一則報導,透過台灣亞東醫院泌尿科主任鍾旭東所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異位性皮炎似乎和男性「不舉」有關聯性。

台灣最新的研究顯示,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男性有不舉的高風險。

台灣最新的研究顯示,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男性有不舉的高風險。

《路透社》(Reuters)昨天引述刊登在1月12日《性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上的報導,由亞東醫院泌尿科主任鍾旭東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日前從國內的健保資料庫中,找出3997名40歲以上有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 ED),以及近2萬名同年齡且性功能正常的男性進行比對,發現有10.6%「不舉」的男性同時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相較於對照組的6.7%,整整高出6成的風險。

異位性皮膚炎實為濕疹(eczema)的一種,多半是遺傳性的皮膚異常病變,患者發病時會皮膚紅腫搔癢難耐,一旦抓破皮的話還可能會引發細菌感染,出現流膿的現象,然而發病的機制至今依舊無解。

鍾旭東主任表示,患有濕疹或疥瘡(psoriasis)這類皮膚疾病的患者,其皮膚和血管長期處在發炎(inflammation)狀態,導致血液不易在陰莖血管中流動而無法順利勃起,讓夫妻的性生活受阻。

男性不舉多半和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有關,此外,龐大的生活壓力或抽菸酗酒等不良習慣也是可能的危險因子,但先天性皮膚疾病和性功能障礙的關係卻很少被提及,因此該研究發表後引發不小的討論。

有醫生認為取樣的人數不足,不容易看出兩者間有強烈的正相關,也有醫生認為,該研究並沒有把所有可能造成不舉的客觀因素列入考量,難免會有失準的疑慮。

不含類固醇敷料 助緩解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5歲以下兒童常見的慢性皮膚病,主要特徵是皮膚搔癢、皮膚炎反覆發作,尤其症狀好發於夜晚,癢症發作不但嚴重影響小朋友睡眠,連帶爸媽也睡不好。除了用藥治療,皮膚科醫師建議保養更重要,目前已有可長期使用、不含類固醇的產品,可做為平時肌膚照護之用。


不含類固醇的敷料產品,有助於緩解兒童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圖片提供/英維達公司)
 
不含類固醇的敷料產品,有助於緩解兒童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圖片提供/英維達公司)

國際著名的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專科醫師Prof. Mark Boguniewicz來台分享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趨勢,他指出全球約有10至20%的兒童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病童近66%會發展為氣喘或過敏性鼻炎,38%則是兩者兼俱,若早期有效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可減少未來併發過敏性鼻炎、氣喘的可能性。

目前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多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以消炎患部,減緩紅腫現象,但是類固醇藥膏有些副作用,比如造成皮膚越來越薄、血管擴張或出現血絲、變胖和水腫等現象,長期使用的疑慮大。

目前則有不含類固醇的敷料系列,美國進行的臨床研究顯示,此敷料清除皮膚症狀的成功率和改善搔癢症狀程度,都優於一般的潤膚效果產品,因此可輔助類固醇藥物治療,也利於長期保養之用。

小心媽媽奶瓶手 手掌皮膚乾硬龜裂

新手媽媽為寶寶付出的代價真是多,常因為在寒冷的冬天頻繁洗奶瓶,加上未做手部護理,有可能出現手部乾裂、發紅,甚至還會發癢等症狀,恐罹患「進行性指掌角化症」,就是俗稱的「富貴手」。

新手媽媽頻繁洗奶瓶,加上未加保護手部,小心罹患「進行性指掌角化症」。
 
新手媽媽頻繁洗奶瓶,加上未加保護手部,小心罹患「進行性指掌角化症」。

書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徐嘉琪表示,「進行性指掌角化症」不是新手媽媽的專利,包括忙於打掃、清潔、煮飯洗衣的家庭主婦,或是從事餐飲業或護士、美髮師等族群,都容易發生。

另外,個人體質也是造成此一疾病的重要因素,因為相同頻率下接觸刺激物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病,本身有異位性皮膚炎、手腳掌角化症、尋常性魚鱗癬、手腳多汗者,都比一般人容易發病。

罹患這種皮膚病的患者,初期會在指尖呈現乾硬、裂縫,手掌面會有皮膚乾硬、龜裂的現象,可能有發紅、發癢現象,甚至愈來愈厚,甚至到了晚上還可能會發生龜裂、隱隱作痛等症狀。通常在慣用手的拇指及食指先開始,雖然多半兩手都會發生,但慣用手比較嚴重。嚴重者會擴及手掌及手背,甚至引起指甲變形、指紋消失。

【預防方法】
1.碰水後要多補充油性保濕品,如凡士林、護手霜,而且要不厭其煩,只要洗手、碰水後即擦。
2.避免手直接接觸像是清潔劑等的刺激物。
3.視病情依醫師指示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或是短暫數週口服低劑量類固醇、抗組織胺,當症狀消失後,仍要小心保護至少4個月。
4.罹患進行性指掌角化症者,平時衣物、鍋碗瓢盆可累積一起洗,注意水溫不要過低。
5.多使用電器用品輔助清潔,如洗衣機、洗碗機(也可洗奶瓶)。
6.隔離刺激物質的接觸如戴手套。

【小辭典/進行性指掌角化症】

進行性指掌角皮症通常有慢性與容易反覆發作的特徵,多半由慣用的手拇指、食指、中指的末端節指腹等容易接觸刺激物的地方開始發生,然後就逐漸擴大到其他部位或另一隻手,但不會侵犯到指背或手掌背。

一開始症狀包括粗糙、硬化、皺紋深,然後出現輕度潮紅、落屑,症狀嚴重時會因為角化以致於手指無法伸直,若皸裂太厲害會引起疼痛感,同時也可能合併發生甲廓炎與甲變型症,甚至被誤認為是灰指甲。

寶寶異位性皮膚炎 10個照顧叮嚀

近來季節交替,許多寶寶的皮膚開始出現發癢的情況,並且合併紅腫、乾燥脫屑,搔抓起來甚至可能流血破皮,嚴重時還可能產生組織液從傷口滲出等副作用,這就是典型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常見於3個月大的嬰兒,也可能在學齡前或成年才發病。

異位性皮膚炎常見於3個月大的嬰兒,也可能在學齡前或成年才發病。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台大公衛學院做的「台灣出生世代研究」顯示,嬰幼 兒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從1995年到2004年近10年的時間,攀升近7倍,粗估目前台灣約有300萬人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

書田診所副院長、醫學美容中心主任曾興隆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會遺傳的過敏體質,表現於皮膚異位性皮膚炎,也可伴隨其他如哮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疾病,常見於3個月大的嬰兒,也可能在學齡前或成年才發病。

異位性皮膚炎分成3種程度

若以濕疹面積來看,異位性皮膚炎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一個手掌的面積約占體表1%,濕疹面積占體表30%以下稱為輕度,濕疹面積超過30%則屬於中重度。

異位性皮膚炎因為是過敏性疾病,所以患有此疾病的孩子有70%~80%往往也都合併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症狀,也可能出現毛孔角化症、魚鱗癬、白 色糠疹等情況。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的問題出在體質,所以幾乎是無法治癒,但是仍然必須持續治療,所以如果服藥多年,或多或少會對身體產生影響,但是,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可以透過藥物得到緩解效果,即可逐漸減少藥物用量。

平時要保持與異位性皮膚炎「和平共存」的照顧模式,家長可以透過以下簡單步驟,照顧家中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

寶寶遠離異位性皮膚炎的照顧要點:

1.洗澡時盡量不要用沐浴乳,選擇中性或無香精的肥皂。

2.幫寶寶洗澡時,最好使用溫熱的水,洗完澡後應該擦上藥膏跟護膚乳液。

3.可選擇寶寶專用的乳液,成分要天然、無香精、少防腐劑,而且有加強保濕功能為佳。

4.給寶寶穿純棉材質的衣物,一旦出汗後要記得把汗擦乾,避免汗液濕黏引發濕疹。

5.寶新衣服應先下水清洗,減少化學藥劑殘留。

6.寶寶穿過的衣物避免使用漂白劑洗滌,減少寶寶細嫩肌膚被侵害的機會。

7.家中盡量不使用地毯,避免其上容易附著塵蟎,寶寶不慎接觸。

8.寶寶使用的床單、被單要定時清潔。

9.不要給寶寶玩有毛的玩偶。

10.如果寶寶異位性皮膚炎較為嚴重,家中最好不養寵物,避免接觸過敏原。

加強保濕 助異位性皮膚炎童抗癢

今年5歲的玟昕,出生9個月大就開始出現異位性皮膚炎,除了兩頰完好、其他部位簡直體無完膚,癢到不斷抓出傷口,還曾經因感染得到蜂窩性組織炎,整整住院2周。玟昕媽媽看遍中西醫,後來才知道保養方法少了最重要的一環「保濕」,去年也參與一項遠赴法國的保濕水療計畫,發現加強保濕後,玟昕的皮膚狀態與睡眠品質均獲得改善。
今年5歲的玟昕,出生9個月大就開始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甚至曾嚴重到住院2周,直到加強保濕後,玟昕的皮膚狀態與睡眠品質均獲得改善。(攝影/張雅雯)
今年5歲的玟昕,出生9個月大就開始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甚至曾嚴重到住院2周,直到加強保濕後,玟昕的皮膚狀態與睡眠品質均獲得改善。(攝影/張雅雯)

玟昕媽媽表示,夫妻倆都沒有明顯的過敏體質,不過大兒子有過敏性鼻炎、小兒子更是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除了兩頰沒有病灶,全身均有嚴重的乾燥脫屑、而且常常搔癢難耐,眼周也浮腫發炎,因此玟昕不僅常在身上抓出傷口,長期以來也未能好好睡覺。

多年來玟昕看遍中西醫,但始終無法有效控制,玟昕媽媽後來跟醫師多方討論,才發現自己缺乏2個重要觀念:一是不要擔心孩子用類固醇而逕自停藥,然而發炎若未能在初期用藥控制下來,反而需要更大劑量來治療;另一個她雖然很注重環境清潔,卻沒有選對適合的乳液替孩子保濕,因此症狀未能改善。

在醫師的介紹下,玟昕媽媽帶著孩子去法國接受3周的保濕水療,這次的體驗讓她發現,除了規律用藥,再輔以保濕的保養方式,就能讓玟昕的病況大幅改善,她笑說孩子過去因為睡不好,很容易醒來,反而不用包尿布;現在異位性皮膚炎控制較好後,反而會因睡得熟而尿床了。

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鐘文宏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就是因為天然的保濕基因壞掉了,因此外在的過敏原與化學物質容易激化免疫反應,使得皮膚會搔癢難耐;這種疾患在嬰幼兒時期就發作,臨床上發現,嬰幼兒因為皮膚搔癢而睡不好,也連帶影響生長荷爾蒙的分泌,所以發育會比同齡者遲緩。

鐘文宏醫師強調,由於是保濕基因出問題,因此患者除了要配合醫囑接受類固醇以及抗組織胺治療,保養上首重保濕,因此應該早晚替病童擦可以保濕的乳液。

此外,這類病童在台灣不建議去泡溫泉,因為台灣的溫泉偏酸性;冬季即使要保暖,也應採洋蔥式穿法,以免悶熱導致病況惡化。

拒當乾癢族 解肌膚的渴保濕3招

冬天氣候乾燥,惱人的乾癢問題常找上門,醫師指出,為改善冬季皮膚水份容易散失、出油量減少,肌膚表層沒有足夠皮脂來防止水份蒸發,而造成皮膚乾燥、刺癢問題,保濕工作不能馬虎,建議應針對症狀、依不同膚質勤做保養,幫助肌膚保持水份。
皮膚科醫師建議,冬季拒當乾癢族,應依循不同膚質、幫助肌膚保濕。
皮膚科醫師建議,冬季拒當乾癢族,應依循不同膚質、幫助肌膚保濕。

【冬季癢症狀惱人】
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醫師潘企岳表示,冬季癢特別好發於異位性皮膚炎及魚鱗癬的患者,且如果原本膚質偏乾者,一到冬季就會更乾,皮膚除了癢以外,還會出現粗糙、脫皮,嚴重更將引起濕疹,症狀多出現在小腿前側及背部,尤其晚上洗完澡後,睡覺蓋上被子時特別癢,因此保濕工作顯得格外重要。

另外,冬季時,很多人手部會特別乾燥,甚至造成手指、手掌及手背皸裂出血,像是家庭主婦、美髮業、餐飲業、清潔人員、泥水匠、醫護人員等,因每天要接觸水、清潔劑、化學染料、水泥、酒精等刺激性物質,加上冬季乾冷環境會使得原本手部濕疹、乾裂情況更形惡化。此時除了儘快就醫使用藥物治療外,更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戴手套保護雙手,才有良好效果。
【區分三大膚質】

對付冬季惱人乾癢,保濕產品的選用,應依照不同膚質,選擇不同的產品,如原本膚質較乾燥的人,應選擇油脂含量高,並適合敏感性皮膚的保濕產品;膚質較油或易生粉刺長痘的人,應選擇油脂含量低的保濕產品。

至於如何區分自己的膚質狀況,可以用洗臉做為測試依據,大致分為3種:
  1. 油性膚質:洗完臉過後不久,臉開始覺得油油的,屬油性膚質。
  2. 中性膚質:洗完臉後部擦東西也不會覺得不適,屬中性膚質。
  3. 乾性膚質:洗完臉後感覺很緊蹦、很乾,屬乾性膚質。
若洗完臉還覺得紅紅癢癢,可能就是極乾性膚質,或敏感性膚質,此時需要找皮膚科醫師諮詢,尋求適合自己的保濕產品為佳。
【保養方式】
  1. 油性膚質:重視臉部清洗,1天約2~3次,不可使用油性化妝保養品,且要保持良好作息飲食,注意防曬,因紫外線的侵襲也會加速肌膚水份的流失,不可不慎。
  2. 中性膚質:保持良好生活作息飲食,挑選溫和中性的護膚保養品,建議不要過度保養,同樣也需注意防曬。
  3. 乾性膚質:加強皮膚滋潤,可適當補充水份與油份,降低洗臉次數,可透過定期敷臉的方式保養。且建議儘量不要過度清洗,像是減少洗澡次數,縮短洗澡時間,減少肥皂或沐浴乳的使用量,且乾性膚質不要用太熱的水洗澡,反而更容易把皮膚油脂洗掉,沐浴後應即刻塗抹潤膚乳液來保持皮膚水份。

寶寶長疹極癢 異位性皮膚炎喝這湯

家中的寶寶屬於過敏體質,而且長疹子的部位極癢,還不斷復發嗎?小心是異位性皮膚炎作怪。台灣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將近3百萬人,其中約有3%至5%是小朋友,通常會合併過敏性鼻炎、氣喘等過敏症狀。中醫師建議,媽媽可適度給寶寶喝「山藥茯苓薏仁粥」、「綠豆薏仁湯」,讓寶寶不再容易復發。

中醫師建議,給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喝綠豆薏仁湯,有助清熱解毒,此為準備食材。(圖片提供/廖千慧中醫師)
 
中醫師建議,給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喝綠豆薏仁湯,有助清熱解毒,此為準備食材。(圖片提供/廖千慧中醫師)

中醫師廖千慧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慢性的皮膚過敏,主要表現是反覆性皮膚搔癢、睡覺時尤甚,以腋下、手肘、膝窩、腰腹圍等皺褶處最為常見,在潮濕的季節裡格外容易發作。

『濕』與『熱』是異位性皮膚炎寶寶的常見病因,特別設計2道藥膳,平時多食用可使寶寶健脾利濕、清熱解毒,幫助將體內的『濕』『熱』病根排除。

【健脾利濕:山藥茯苓薏仁粥】
材料:薏仁50克、山藥50克、茯苓25克、蒼朮20克、赤小豆25克。
做法:
1.將薏仁、赤小豆用水浸泡約半日,瀝乾備用。
2.先將茯苓、蒼朮裝入過濾袋裡,與其他材料一起放入電鍋中,加水淹蓋全部材料再高一公分左右,即可燉煮至開關跳起。
功效:健脾除濕,消腫解毒。
適用對象:脾虛濕熱型體質。常見皮膚搔癢,色暗紅,表面有水泡及滲液。腹脹,大便稀軟,舌淡,苔薄白等症狀。

【清熱解毒:綠豆薏仁湯】
材料:綠豆100克、薏仁100克。
做法:
1.將薏仁、綠豆用水浸泡約半日,瀝乾備用。
2.放入電鍋中,加水淹蓋全部材料再高一公分左右,即可燉煮至開關跳起。
功效:清熱解毒,去濕消腫
適用對象:熱毒壅盛型體質。奇癢難忍,疹色鮮紅,當疹子或水泡因搔癢而被抓破,會流膿液。另外,常有嘴乾口苦、易怒、便秘、小便黃少,舌紅,苔黃膩等症狀。

【醫師小叮嚀】
廖千慧中醫師指出,薏仁味甘、性微寒。《本草綱目》中記載其:「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是除濕的重要藥材,可作為不同體質藥膳配方的主角。

此外,改善異位性皮膚炎,需要從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著手。要避免辛辣、油炸類食物,另外,像有殼海鮮、魚蝦蟹、芒果、牛奶、蛋、花生、巧克力、乳酪等可能造成過敏的食物也要少吃。以及避免曝曬,不要用過熱的水洗澡,注意皮膚的保濕,沐浴後擦上保濕乳液或凡士林,對皮膚具有保濕潤滑效果,可減輕皮膚搔癢。

止癢外洗浴!異位性皮膚炎不再來

對異位性皮膚患者而言,最難受的就是「癢」,嚴重時會癢到夜間無法安眠、抓到破皮流膿,增加細菌感染風險,中醫師表示,此病與過敏性體質有關,除了體質調理,使用中藥外洗浴和穴位按摩,也能達到止癢潤膚的效果,降低異位性皮膚炎復發。

夏季好發異位性皮膚炎,中醫師陳玫妃建議可透過藥浴方式,緩解皮膚發炎搔癢的症狀。
夏季好發異位性皮膚炎,中醫師陳玫妃建議可透過藥浴方式,緩解皮膚發炎搔癢的症狀。

癢!癢!癢!異位性皮膚炎癢不停
夏季天氣濕熱、心火旺、皮脂腺分泌旺盛,排汗量和汗垢多,皮膚容易孳生細菌,好發「夏季癢」,出現急性異位性皮膚炎症狀,手肘、膝蓋、膝後窩等處泛紅,且因皮膚奇癢無比、搔抓造成破皮、出血、流膿,增加細菌感染機率。

「癢」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最大困擾,西醫治療多以類固醇或抗組織胺的藥物為主,但中醫師陳玫妃表示這類藥物剛開始使用可能有效,但長期使用會產生抗藥性,且會讓皮膚變薄,反而提高搔抓破皮、病症反覆發作的機率。

中藥外洗劑止癢抗發炎,異位性皮膚炎洗出健康好膚質!
陳玫妃中醫師建議中藥外洗劑對異位性皮膚炎有不錯的止癢效果,無論是急性或慢性發作期,每天用外洗劑擦洗皮損部位,或全身浸泡20分鐘,都能達到清熱止癢、殺菌消腫的作用,避免皮層受損、發癢而誘發異位性皮膚炎。

止癢外洗方,藥材包括白癬皮、地膚子、黃芩、蒲公英,每種藥材取3錢,以熱水煮滾後續以文火煮5至10分鐘,使藥性完全溶於水中,煮好後放溫至37℃即可用來擦洗身體局部或全身。若要作成藥浴,也可將煮好的濃縮洗劑,用完全煮沸的熱水稀釋,放溫後全身浸泡。

針灸和穴位按摩潤膚扶正,3穴位止癢有一套!

除了外洗劑止癢以外,針灸和穴位按摩也能發揮補肺、清熱解毒的功能,達到潤膚扶正、止癢、解皮表熱的效果,進而預防異位性皮膚炎發生。

1.曲池穴:屬於陽明大腸經的穴位,位於手肘横紋外側端,彎曲時即可發現明顯凹陷處。主要功能是解皮表熱、止癢消炎。

曲池穴。
曲池穴。

2.合谷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位於手背虎口部位,第二掌骨中點,向食指骨側按壓痠脹處。主要功能是解皮表熱、止癢消炎。

合谷穴。
合谷穴。

3.築賓穴:屬於足少陰腎經的穴位,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約5寸,腓腸肌肌腹內下方凹陷處,主要功能是幫助解毒。

築賓穴。
築賓穴。
 

皮癢一直抓!肌膚也要做「CPR」


恩主公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許登欽表示,父母有過敏體質,與孩子會不會發生異位性皮膚炎,有顯著的相關性,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長期追蹤下來有3~4成會發展成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稱為過敏進行曲,機會是一般孩子的5倍。

掌握CPR3字訣!

而保護異位性皮膚炎孩子的最高原則就是維持皮膚的完整性、避免搔抓,掌握「CPR」原則,也就是指舒緩(Calm)搔癢和發炎症狀,防護(Protect)抗氧化,保護皮膚屏障、修護(Repair)皮膚的天然油脂,防止表皮水份流失。

許登欽醫師表示,類固醇藥膏是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急性期最重要的藥物,只要用法正確,類固醇藥膏就可以緩和孩子的搔癢,避免病情惡化;同時搭配保濕劑同步保養,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皮膚清潔保濕不忽略!

資深護理師黃資裡表示,父母除了協助照護外,教養孩子學習自我照護也是很重要的課題,學齡開始的環境更易造成症狀復發、惡化,除了冬天要加強保濕,夏季高溫之下,清潔與保濕也更加重要,避免孩子搔抓皮膚、造成感染。
平日在家可將有保濕效果的敷料放置冰箱,於需要時塗抹,冰涼觸感不僅能減緩癢感,同時達到保濕作用,長期規律使用保溼劑可以維持皮膚的完整性。


異位性皮膚炎照護 強保濕+控發炎

秋冬季節,讓人感覺秋高氣爽,但是有一些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卻處在搔癢難耐的困境,感覺皮膚乾癢敏感,而不斷的搔抓,甚至嚴重惡化會抓破皮,化膿流出膿水;尤其對於比較無法自我控制的小孩子來說,皮膚發炎、起疹子,感覺奇癢無比,更是十分痛苦,連家長看了都心疼。

有時異位性皮膚炎容易與脂漏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混淆,但是有一個最關鍵的辨別方式,那就是這一些皮膚病很少像異位性皮膚炎會不斷復發。


皮膚科醫師彭賢禮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遺傳性的體質,患者會對常見的東西產生過敏,一旦過敏導致病症發作,通常會有以下常見情況,包括:奇癢無比,白天發癢身體動來動去,在夜深人靜時,皮膚癢的感覺會特別明顯,蓋棉睡覺時因棉被較溫暖時,也會覺得特別癢。另外,發作部位會長紅疹,異位性皮膚炎好發部位在小孩時期在頭頸臉三部位,青少年至成人時期,則是在四肢彎曲與伸展的部位,如手肘彎曲處與膝蓋窩,甚至腰側等。


冬天空氣乾燥 異位性皮膚炎好發


有時異位性皮膚炎容易與脂漏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混淆,因此發作症狀差不多,但是有一個最關鍵的辨別方式,那就是這一些皮膚病很少像異位性皮膚炎會不斷復發。而且,更惱人的是,一年四季都有發作的可能,在夏天因大量的汗水刺激皮膚感覺搔癢,冬天則是因為空氣過於乾燥而發作。以及如果有過敏體質,例如患有過敏性鼻炎,或是氣喘,也可能會有異位性皮膚炎。


嚴重異位性皮膚炎 易產生續發性感染


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因為侵犯的面積擴大,所以感覺到處都奇癢無比,最嚴重的是全身紅腫、脫皮,甚至有化膿流出膿水的情況,如果傷口帶有細菌,病毒會侵入,容易產生續發性感染,如果再持續搔抓惡化,可能會變成毛囊炎或引發膿痂疹、蜂窩性組織炎,或皰疹性皮膚炎。

皮膚科醫師彭賢禮表示,針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皮膚保養部份,建議使用滋潤程度較強並具有效成分的長效保濕劑,進行特長效保濕。


罹患異位性皮膚炎除了本身有遺傳體質之外,彭賢禮醫師表示,也與免疫功能有局部缺陷有關,包括IgE過量產生與細胞性免疫力降低。有的患者需要長期治療;有的患者到成年期後,會漸漸痊癒。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3大照護原則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有多種病因與症狀,因此治療方式建議多管齊下:


1.止癢:使用止癢塗劑,或是服用口服抗組織胺幫助止癢。


2.殺菌:局部塗抹或口服抗生素,尤其是殺金黃色葡萄球菌。


3.保養皮膚:皮膚本身因缺乏某些脂質,發作時皮膚會更乾燥,必須適度使用特效保溼劑來保養皮膚,加強皮膚保濕以及對抗外來細菌、感染源的能力。


皮膚保養部份,建議使用滋潤程度較強並具有效成分的長效保濕劑,進行特長效保濕,以及加入抑制發炎效果的成份為主,包括芥子油,含有omega3、omega6必需脂肪酸,專門針對患者皮膚表層容易流失的皮脂油,進行修護;此外,還有菸鹼醯胺成份,也有修復皮膚層屏障的功能,抑制搔癢的情況;另外,還有一種成份雪亞脂,可加強保濕滋潤。


【醫師小叮嚀】:


異位性患者應該重視膚質保養,尤其注意不過度使用強力清潔如洗臉沐浴用品,而應該使用溫和性清潔用品,儘量保護皮脂;也不宜使用含有香精、皂鹼的產品,避免肌膚受到刺激。經常要補充油脂並加強保濕,尤其要能有抗發炎效果。一旦發作,最好就醫配合醫師指示治療,一般都能達到控制效果,甚至痊癒。
 
 

淺談冬季皮膚乾癢 ---轉載至http://www.cdo23.idv.tw/Web09/w0906/0614.htm


冬天是皮膚乾癢的好發季節。這種症狀,有人從臉部或手腳脫皮開始,輕輕一抓角質層就掉了,變得紅紅癢癢,一個不注意就開始抓,甚至抓到皮破血流,不知道該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王貞乃表示,皮膚乾癢好發季節,會從悶熱潮濕的夏末秋初,持續到風大乾冷的冬末。皮膚乾燥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與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季節轉變及天氣乾冷時,會非常不舒服。
隨著一波波的冷鋒經過,氣溫越來越低,許多人開始將洗澡水溫越提越高,甚至去泡溫泉。
事實上,水溫過高很容易造成皮膚水分的流失及油脂的減少,引起皮膚的搔癢症狀,這類病患常因劇癢而抓破皮,或癢到睡不著,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冬季癢」。乾性與油性皮膚比較起來,以乾性皮膚較容易有這方面的困擾。最近醫院皮膚科因冬季癢就診的病患有增加趨勢。 冬季癢又稱為冬季濕疹或乾燥性濕疹或缺脂性皮膚炎,多因保養方式不正確,是冬天最常見的皮膚病,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會發生冬季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皮脂腺及汗腺的活性會隨年歲增加而萎縮,因此皮膚會較為乾燥。
一到冬天,血管收縮使得局部血液循環降低,而使皮脂和汗水分泌減少,皮膚乾燥便易發癢、發炎。
除了中老年人為主要發生對象外,冬季癢同時也可能會出現在乾性膚質或乾性皮膚疾病患者身上(如乾癬、魚鱗癬、異位性皮膚炎等)。由於乾燥膚質表面的缺乏天然水分和脂質層保護,皮膚乾燥就容易發癢、發炎。
冬季癢的病發部位以四肢伸側最多,尤其是小腿前側,嚴重時可能會造成全身性發作。在初期時,皮膚會變乾燥,有細小白色的皮屑,之後產生明顯的皮膚紋路。如果皮膚嚴重到劇癢的程度,常常會在患者身上見到嚴重抓痕或裂痕,有時也可能會伴隨滲出液及繼發性的細菌而感染。
有人誤以為冬季癢是因為衛生習慣不好或不乾淨所引起,就拚命以藥皂、清潔液搓洗,甚至用菜瓜布拚命刷。這樣做,不但把皮膚表面的天然水脂層刷掉,而且刷子更刺激了角質基底層,使角質層不正常增生,會使皮膚變更粗糙、皮屑脫得更多,皮膚失去了水分及油脂,反而使冬季癢的症狀更加嚴重。
對於容易患冬季癢症的患者,除了找出病因,加強治療,更應調整飲食習慣,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盡量少吃容易加重病情的食物,如辛辣油炸、海鮮類、竹筍、芒果、羊肉、蔥、蒜、辣椒、濃茶、咖啡等。可多食乳類、蛋類及含膠質的食物,例如雞腳、豬腳、海參、黑木耳、銀耳、山藥等潤燥生津。另外,注意保暖,以免冷風吹襲,並保持精神愉快,適當運動。
治療冬季癢,首先就是要使乾燥的皮膚恢復滋潤,可從下列幾個方面著手:
1.由於冬天氣溫較低、流汗量少,沐浴的次數應可減少,洗澡的方式以淋浴為佳,減少泡澡,水溫避免過高。
2.洗澡時清潔用品盡量選擇中性、質地溫和的乳霜沐浴乳或香皂為佳。因為非中性的清潔用品容易帶走皮膚上的皮脂,讓乾燥的皮膚更雪上加霜。
3.洗澡後由於熱水及清潔劑多少會帶走一些皮膚的保濕成分,此時保養動作更不能省卻,洗澡過後立即塗抹具保濕作用的乳液或綿羊油,減少水分的蒸發,保濕效果將更為良好。最好在擦乾身體三分鐘內即擦乳液,否則效果大打折扣。
4.避免穿著毛料及質地粗糙衣服以減少直接刺激皮膚的機會,在衣物的選擇上,貼身衣物最好以天然棉質及質地細緻的衣物為佳,同時穿著也以寬鬆為宜。
5.若有嚴重的症狀可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適合的油性藥膏、保濕軟膏或止癢藥物,如果嚴重到有滲出液或因細菌而感染的情形,則可用抗生素藥物。
 
‧ 先洗掉壞死的角質
 
皮膚乾癢脫皮,有人就猛泡熱水澡、洗溫泉,覺得全身熱呼呼很舒服,但起身後卻因皮膚溫度高,水分蒸發快,很快又回到乾癢狀態,甚至更嚴重。於是,有人就想:既然泡澡無用甚至更糟,那就拼命擦乳液吧!但怪的是,症狀還是不見好轉。這到底是哪裡出問題?
 
先說洗澡的問題。有人說,皮膚乾的人不能天天洗澡,以免洗掉油脂,愈洗愈乾燥。王貞乃醫師持不同看法:「皮膚乾燥就是缺水,要給予水分並保持水分。治療乾燥,第一個步驟是『有技巧的洗澡』──選擇成分溫和的潔膚劑、合宜的洗澡方式,擦拭水分後立即抹上潤膚乳液。
 
她進一步解釋,「澡可以天天洗,只要洗得簡單,洗得有技巧。」皮膚老化的中老年人及一般皮膚乾癢的人,應選用適合乾性皮膚、成分溫和的清潔劑(如乳霜皂、沐浴乳),輕輕地將皮垢、分泌物加以軟化與清潔,帶走壞死的角質,讓皮膚均勻滑順,便不容易產生皮膚病變。王貞乃醫師提醒,尤其女性陰部多皺摺,加上台灣天氣濕悶,若沒有每日清潔乾淨,會容易長黴菌。
 
‧ 用溫溫的水洗澡
 
談到合宜的洗澡方式,有此一說──皮膚乾癢的人不能泡澡。王貞乃醫師倒認為,重點不在淋浴或泡澡哪種好,「前者雖時間短,但若水溫高也不可;後者只要時間短、水溫不高,起身後擦乾水分,立即抹上保養品當然沒問題。」至於到底幾度的水溫最適宜,其實不用精準到用溫度計量出攝氏幾度,用自己的身體去感覺,只要是溫溫的水就對了。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皮膚乾燥脫皮患者常以為自己皮膚很髒,沐浴時便拼命搓洗,「乾燥皮膚,油脂分泌少,不易沾灰塵,哪來的髒?」王貞乃醫師提醒,拼命搓洗乾燥脫屑的皮膚,角質層受到刺激,皮膚更乾硬,更易增生代謝,製造更多的角質層。
 
縮短洗澡時間並控制適當溫度,當臉部與身體肌膚呈鬆軟濕潤狀態時,在浴室裡抹上保養品是最佳的洗澡方式。浴室裡有充分的蒸氣,擦上保養品,皮膚的吸收度及持續滋潤度會更好;反之,出了浴室後許久才擦保養品,就沒啥效果了。
 
王貞乃醫師說明:「乳液面霜主要功能是保護充水時的細胞,使其維持濕潤飽滿的狀態,讓外表看來晶瑩剔透;當角質層乾裂時,表皮細胞早已皺縮,塗抹上去的乳液面霜填補角質層的裂縫都不夠,便顧不到下層的表皮細胞,所以怎麼擦都不夠用。」洗完澡即刻擦保養品,原來道理在這裡。
 
‧ 先上藥,再擦保養品
 
皮膚乾燥者到哪兒選購合適的保養品?王貞乃醫師建議,一般皮膚乾燥者只要到藥妝店或專櫃購買就可;若面對琳琅產品不知該怎麼選時,可與皮膚科醫師討論。
 
購買任何產品都要仔細閱讀標示,保養品亦然。王貞乃醫師說,保養品成分寫得愈仔細、適合什麼膚質寫得愈清楚,表示廠商對產品愈負責,消費者可以用得較安心;反之,如果成分寫得很簡單,或標榜適合任何膚質,這種東西就不要買了。因為,乾燥肌膚、油性肌膚、混和性肌膚或異位性皮膚炎者,每種膚質用的保養品都不同。
 
至於購買標準,王貞乃醫師認為,使用者喜不喜歡最重要。如香味,單純個人喜歡就好;而質感,只要塗抹起來感覺「舒服、細緻、很好推開」就對了。
 
要小心的是,皮膚若已到「疾病程度」,也就是很癢、癢得無法控制,而且很想抓、並抓到皮膚破損、紅斑、長水泡等症狀時,就一定要看皮膚科醫師了。王貞乃醫師勸告,患者千萬不要隨便到藥妝店、專櫃或藥局,購買保養品、外用或內服藥品。「專科醫師診斷後,會依照病狀不同,開予外用或內服藥品,甚至藥用保養品,並教導患者『先上藥再上保養品』的正確處理方式。」如果患者手上有現成藥用保養品或一般保養品,應先給皮膚科醫生看過,千萬不要隨便擦用。
 
‧ 多喝水有沒有用?
 
有人說皮膚乾乾的,多喝水可以補充水分。到底喝水對改善皮膚有多少效果?王貞乃醫師回答:「一般老化性的皮膚乾燥,與飲食無關。喝水,水分直接進入體內,倒不如沐浴完畢後,立即在皮膚上擦抹保濕保養品更快更有效。倒是,過敏性體質者要注意飲食,要警覺到底是哪些食物引起身體的不適。讓自己過濾自己的過敏源物體。」
 
至於坊間所賣精油,對於乾燥肌膚有無改善功能呢?「有很多案例是『延遲性敏感』──初期用時不覺有異樣,幾次之後身體因開始產生抗體出現症狀。臨床上如何證明某種精油會導致身體過敏呢?第一是,不要再用。經皮膚科醫師治療好後,再試用看看,就知道是不是『元凶』了。
 
至於哪種精油會導致過敏,則要視個人體質而定。」王貞乃醫師提醒皮膚乾燥的患者,只要預防有道,就能安心度過寒冷的冬。  在中醫學理論中,認為本病可因血虛生風、濕熱內蘊、心火亢盛、脾虛濕盛及外邪侵襲而致病,醫師可根據體質,選取止癢藥膳調理體質,或配合外治減輕搔癢。臨床上,常用方如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加減補益氣血;用附子理中湯或左右歸丸湯溫補陽氣;用消風散或白虎湯加減,以疏風清熱、涼血止癢。外治法常用紫雲膏或三黃洗劑達到止癢潤膚的效果。
一、養陰潤膚粥:
材料:
炙首烏五錢、女貞子五錢、黃精五錢、麥門冬五錢、枸 三錢、紅棗十枚、甘草一錢、糙米一杯。
 
功效:
滋陰補血、潤燥止癢;適用於皮膚乾燥、搔癢脫屑、睡眠不安、口乾不多飲、大便乾燥等陰血不足者。
二、化濕薏仁湯
材料:
茯苓五錢、荊芥三錢、芡實五錢、白扁豆一兩、山藥一兩、生薏仁二兩、綠豆一兩及適量冰糖。
 
功效:
健脾益氣、利濕止癢;適用於皮膚搔癢、糜爛出水或搔癢劇烈、疲倦無力、食欲減退及大便稀軟等脾虛濕盛者。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天然有機為原則

文章標題: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天然有機為原則
轉載作者:癢癢爸 轉載自 自然生活網 - http://i-nature.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2/6/104.html
有個病人的孩子才六、七歲,患有很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孩子不能碰花生、海鮮、奶製品、加工品,連一般的豆類、肉類也很容易引起過敏。
除了食物以外,他也不能碰觸任何的人造纖維,常常抓癢,全身幾乎沒有一片肌膚是完整的,看遍中、西醫都沒有辦法解決。後來,孩子的媽媽不讓他吃糖、精緻食品,全部改吃有機食品,情況才漸漸得到改善。

只是,這位年輕媽媽及爸爸都是美食主義者,糖類、精緻食品是家常便飯。即使我勸他們改變飲食,他們也是斷斷續續地執行,無法完全改變。然而,孩子只要一碰到精緻食品,當天又起了過敏反應,幾次之後,這對父母才痛下決心,全家改成有機飲食。

以上的例子,對很多家有過敏兒的父母來說,應該不陌生。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和很多化學加工品有很大的關係,味精、糖類、餅乾及家庭用的清潔劑,都有可能是過敏原。

此外,有很多孩子一生下來就有異位性皮膚炎,很有可能是在母體時就吸收到母體的毒素,因此,照顧這樣的孩子,父母必須一併改掉自己的飲食習慣,最好改吃健康自然、偏素的飲食。

有些過敏兒平常在家沒甚麼太大問題,但只要一帶出門,和別人接觸過又開始過敏。然而,小孩子不可能離群索居,因此,最重要的是慢慢地調整他的身體,增強免疫力。當孩子越來越健康後,比較不必擔心與外界的接觸。

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以下幾點原則需多加注意。
1.家中飲食最好以天然有機食品為主,捨棄所有糖類、精緻澱粉類及任何乳類製品(牛奶、起司、優格)以及含有味精、人工調味料的加工品。有些病人甚至連吃基因改造的黃豆都會引起過敏。
2.盡量不要外食,即使外食也要選擇看得到的食物,而不是像麵包、餅乾等再製過的加工品。
3.所有的清潔用品以天然成分為主,包括洗臉或清潔身體的香皂,或是清掃衛浴廚具等清潔劑。甚至買新房時,也要事先問清楚建材是否屬於無毒建材。
4.盡量穿天然材質的衣服。越天然的對人體越好,棉、麻、羊毛等都是很好的材質,只是像絲、毛皮等有生命的產品,應盡量避免。此外,布鞋也比膠鞋好。回家以後,盡量赤腳踩在自然材質的地板上,身體會感覺相當舒適。
5.可以補充有益菌的飲料,譬如前述的黑豆漿優酪乳。市面上的優酪乳通常都加了糖和人工色素等等,會越喝越糟糕。另外多走路、多運動也可以改善體質。

不論是哪一種過敏,切忌冰冷,因為冰非常耗費身體的能量,人是恆溫的動物,因此冰一下肚,我們的身體需要耗費能量來平衡下降的體溫。

同理,也應儘量避免吹冷氣。身體的濕冷很容易引起過敏或加重過敏症狀,此時,可以使用薑黃炒菜,或用黑糖加薑熬煮成汁服用,或用大苦丁加橄欖泡茶喝,以去除體內的溼冷。

此外,還需養成早睡的習慣,因為主管免疫系統的三焦經在晚上九點到十一點間運作,此時是免疫系統修復的最佳黃金時刻!

尤其是有慢性疾病或是免疫系統出問題的人應早點上床休息,如不能早點睡覺,最好也要做一些身心放鬆的娛樂,例如聽聽輕音樂或是冥想等,並時時保持正面的思想,切忌負面思考與太過刺激的活動。

另外,若打算早睡者,晚餐不適合太晚吃,最好提早至傍晚五、六點用餐,並以少量、易消化為原則,不可在食物尚未消化就上床睡覺。
常輕敲壇中穴,位於兩乳間,可減低負面情緒壓力及加強免疫系統功能。

適當的運動尤其是常與大自然接近的運動或是練太極拳、瑜伽等都可幫助達到身心平衡及加強身體自然修復的能力。

(本文作者:許瑞云)
(摘自:哈佛醫師養生法,由平安文化發行)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i-nature.com.tw/cc.asp 之規定。

異位性皮膚炎真惱人 媽寶聰明面對


若小朋友或大人的手上、臉上皮膚看起來乾乾的,也會常覺得癢癢的,忍不住用手抓,不僅會破皮,有時候還會分泌些液體,且整片皮膚都紅通通的,那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正在擾人。

小兒過敏防治
異位性皮膚炎是容易發生在嬰兒、兒童及青少年時期常見的慢性皮膚病。一部份的人可延續至成年後。根據統計,異位性皮膚炎在台灣的孩童盛行率約為9.6%,成人約為4%。幾乎每10個小朋友,就有1個患有惱人的異位性皮膚炎。
如果症狀嚴重,異位性皮膚炎病患會因皮膚極癢,而全天不停的搔抓,甚至把皮膚抓得面目全非,生活品質也會受到影響,不僅白天的上班、上課,甚至晚上的睡眠狀況,都會產生極大的困擾。

症狀表現與影響成因
新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昌霖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典型的表現,在孩童時期是皮膚出現乾燥、脫屑、搔癢、急性濕疹變化(包括紅、腫、滲液)、慢性濕疹變化(包括皮膚增厚、苔癬化、色素沈著)等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在嬰兒與成人好發的位置不大相同。嬰兒時期的皮膚疹子容易長在臉部、四肢外側(包括手肘、膝蓋)的地方;長大以後的成人則容易長在四肢內側(包括肘窩、膝蓋窩)的地方。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遺傳相關的過敏性疾病,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也容易同時患有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許多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家族成員也有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如果父母親有異位性皮膚炎,小孩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機會也很高。

蔡昌霖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因為基因表現的關係,導致表皮比一般人更乾燥,處於非常敏感的狀態,同時體質也較容易對食物、吸入性物質或接觸性物質產生過敏,進而刺激體內的免疫球蛋白IgE上升。

異位性皮膚炎通常屬於慢性、易反覆發作的病程。外在環境的刺激如水汗、皮膚摩擦、氣候等,也是影響異位性皮膚炎發病與惡化的重要因素。

天氣熱時,高溫與身體的汗水會刺激皮膚,使皮膚發癢。天氣冷時,過於乾燥的低溫環境也會使皮膚容易發癢難耐。


治療及懷孕的給藥重點

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懷孕婦女大多在懷孕前就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了。「在懷孕期間,有些準媽媽的異位性皮膚炎會好轉,但也有些患者會惡化,並無一定。」

蔡昌霖醫師說,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懷孕的準媽媽有異位性皮膚炎會直接影響胎兒,不過,懷孕的媽咪因為有異位性皮膚炎,會造成睡眠、作息的困擾,也會使心理層面受到影響,或多或少都會間接影響胎兒。


全文內容請參考:【嬰兒與母親】Mababy.com

拒當乾癢猴抓妹 秋冬來碗薑味燉梨


「好癢喔!」每到乾燥的秋冬季節,許多人的皮膚留下一道道猴抓的止癢痕跡,微微出血伴隨皮屑片片,看來怵目驚心。中醫師表示,陰虛和血虛體質好發「冬季癢」,天冷時可吃薑味燉梨滋陰潤肺,從體內做好肌膚保濕,擺脫秋冬乾燥癢的煩惱。
秋冬天氣乾燥,好發「冬季癢」,其中又以陰虛和血虛體質者最為敏感。(圖片/本網站資料照片)
秋冬天氣乾燥,好發「冬季癢」,其中又以陰虛和血虛體質者最為敏感。(圖片/本網站資料照片)

陰虛血虛體質 好發冬季癢
中醫師黃慧娟表示,秋冬換季時,天氣乾燥,人體適應不良常會出現感冒或喉嚨、皮膚、黏膜、眼睛乾癢的的症狀,臨床使用桑葉、菊花、杏仁加減可改善。但屬於「陰虛」或「血虛」體質者,秋冬乾癢的情況會特別明顯,應視個人病症予以適當的體質調理。
陰虛體質者,常見熬夜、工作忙碌、思慮多的女性,平日易感燥熱、口乾舌燥、睡覺時烘熱,且排便乾燥呈羊大便般的顆粒狀。血虛體質者的乾燥症狀不同於陰虛患者,平時不覺膚熱,但常合併有頭暈、淺眠易醒、手腳冰冷、經期早到或延遲、月經量減少的情況。

油能殺人,也能救人

文章標題:油能殺人,也能救人
轉載作者:癢癢爸 轉載自 自然生活網 - http://i-nature.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2/6/165.html
不好的油會危害健康、引發致命疾病,但是好的油卻對健康有益,還能代謝掉身體多餘的油脂。因此我常說:「油能殺人,也能救人。」如何正確地挑選食用油,是足以影響健康的一門學問。人類的食用油,經過一段非常長時間的演變過程,其中每一次的新發現和教訓,背後都有無數人的生命作為代價。
油的進化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營養學家發現牛油、豬油等動物性脂肪比黃豆植物油更營養,開始鼓勵人民食用。結果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參加越戰、韓戰皆慘敗,營養學家發現,戰敗原因之一在於美國人體內脂肪太高,容易造成肥胖、血管阻塞、體力下降,無法應付需要大量體力和靈活度的叢林戰爭。這時專家們又開始呼籲人民減少食用動物油脂,改吃植物油。
但是植物油有不易保存的問題,因此美國人又發明了人造植物性氫化油,將植物油打入氫氣製成氫化植物奶油,這種「反式脂肪」不易腐壞且製作成本低、香味口感可比動物油,廣為人民所接受,自此之後遍及全球,大量使用在食物烹調上,製作餅乾、酥油、糕點等食品時更是缺它不可。
直到三十年後,科學家發現氫化油因為是「假油」,無法被身體分解,也無法被代謝出去,最後只能留在體內,囤積在細胞或血管壁上,成為人類肥胖、心血管疾病的最大成因。現在連氫化油的原產地美國,有些州都已全面禁止使用氫化油。在台灣,也已訂定標準勸導民眾,每天食用氫化油(或稱為精製植物油、人造奶油、反式脂肪或乳瑪琳)不宜超過兩公克,否則會有三高風險而影響健康。
最新的健康用油觀念
● 選擇:
1.不易產生油煙的油。
2.不經過高溫、高壓處理的冷壓油。
3.以有機方式製作的油。

● 不要選擇:
1.氫化油:也就是反式脂肪、乳瑪琳。
2.酸敗油:時間存放過久已經氧化的油。
3.回鍋油:重複使用或已有臭油味的油。
4.精製油:為了把雜質和雜味去除,而過度加工的油。

分 類
重要的脂肪酸
食 品
作 用
飽和脂肪酸
牛油、豬油椰子油等增加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及膽固醇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油酸橄欖油、南瓜子油降低膽固醇、調整胃酸的分泌









6



亞麻仁油酸紅花油、大豆油、葵花油、玉米油、芝麻油降低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攝取過多會引起、動脈硬化、過敏及高血壓
亞麻三烯酸月見草油、母奶降低血糖、膽固醇、血壓
花生四烯酸肝臟、蛋白、龍蝦、鮑魚調整血壓及免疫系統過剩時引起過敏症、動脈硬化及濕疹


3



α亞麻三烯酸紫蘇油、亞麻仁子油抗過敏、預防高血壓、心臟病及癌症
DHA鮪魚、鰻魚、鰤魚、秋刀魚、鯖魚降低中性脂肪、預防高血脂症、高血壓、腦中風、虛血症心臟病及老人癡呆症
EPA鮪魚、鰻魚、鰤魚、秋刀魚、鯖魚抗血栓、降低中性脂肪、預防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症及皮膚炎
家中食用油分為三大類
1. 高溫烹調用油:需要高溫油炸時,要用飽和脂肪酸,可反覆使用,而不致產生致癌物。
2. 中低溫烹調用油:進行煎、蒸、煮、炒等溫度不超過冒煙點的烹調時,要選擇不飽和脂肪酸。且切記這類油絕對不能高溫烹調,以免產生致癌物。
3. 保健補充用油:適時補充保健油營養食品。現代人普遍 n-3不飽和脂肪酸不足,例如亞麻仁油、魚油。


(本文作者:王明勇)
(摘自:不能吃的秘密:打造無毒的飲食生活,由平安文化發行)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i-nature.com.tw/cc.asp 之規定。

平日美膚保養秘笈

文章標題:平日美膚保養秘笈
轉載作者:癢癢爸 轉載自 自然生活網 - http://i-nature.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2/6/179.html

1壓力是美膚大敵

壓力一般指的是精神方面遭受過大的干擾,生活事件是否會造成壓力與個人的認知有很大關係,例如談戀愛對一般人來說應是快樂的事,但有些人因為患得患失而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強大的壓力會引發身體一連串的自律神經及荷爾蒙變化,使肌肉緊繃及皮膚血管收縮,一旦皮膚無法得到充分的滋養,皮膚狀況便愈來愈差了。

要紓解生活中的壓力,除了每天做三十分鐘中等程度運動,以正面思考看待四周的人、事、物,維持正常作息及充足的睡眠之外,也應注意均衡的營養及攝取的飲食種類。

2多喝水,皮膚才能水水

大家都知道喝水對美容的重要性。每天要喝足夠的水,才能使皮脂腺功能正常運作,讓皮膚有正常的油脂量。

3攝取足夠蛋白質

皮膚要維持健康美麗,就需要攝取適量的蛋白質,有一項研究指出,攝取醣類過少較易有緊張的情緒,適量的肉類、蛋、乳製品可增強專注力、判斷力,一旦工作效率高,事情處理妥當,壓力就消除,而皮膚也會變得有光澤。人一天中攝取的蛋白質,建議大約佔全天總熱量的百分之十到十五,每公斤體重約需一至一點五公克最為健康。

4維生素A、B、C、E幫助代謝

補充維生素A的食物,例如豬肝、雞蛋、南瓜、胡蘿蔔、菠菜、柳橙、奇異果等可改善皮膚角質的粗糙,減少角質層水分流失,有助肌膚保濕,對戰痘也是很有幫助的。

補充維生素E的食物,例如杏仁、大豆製品、深色蔬菜、核桃、橄欖油等,可使皮膚角質正常新陳代謝。

維生素A、C對合成膠原蛋白的過程很重要,含有這兩種營養素的食物有豬肝、枸杞、蔥、茼蒿、青花菜、南瓜、柑橘類、木瓜、奇異果等。

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如糙米、全麥、瘦肉等,對皮膚角質的形成及維護也很重要,而南瓜糙米雞肉飯中含胡蘿蔔素、糙米及雞肉含的維生素B,是提高身體保濕度的餐點。

5補充鐵質好氣色

缺乏鐵質會引起神經緊張,對皮膚不利,如果經醫師診斷有缺鐵現象,不妨吃些含鐵質的肉類,也可適當攝取乳製品及深色蔬果以補充鈣、鎂等營養素,達到紓壓、美膚的效果。

(BOX)吃太多辣椒不利美肌

茴香、胡椒、辣椒會造成自律神經的興奮,不宜吃太多。吃太多辣椒會造成身體緊繃,因此勿過量食用辣椒、薑、胡椒、芥末、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過度刺激皮膚血液循環而流失水分。愛美的女性特別要注意少喝酒,酒精消退後,身體反彈緊繃,對皮膚很不利。


(本文作者:何一成)
(摘自:為身體找對食物,由平安文化發行)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i-nature.com.tw/cc.asp 之規定。

過敏原也算是一種毒素

文章標題:過敏原也算是一種毒素
轉載作者:癢癢爸 轉載自 自然生活網 - http://i-nature.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1/2/250.html

有些過敏原是一接觸到我們的皮膚或黏膜,就會引發過敏,如前述的肥大細胞的反應。但是,有一些過敏原,是被我們吃進肚子裡或是吸進肺部裡,然後進入體內,隨著血液循環被送到身體各處。在這裡,我要提出比較特別的概念。不管是過敏原或是有毒的化學物質,只要不適合身體的東西,被吃進、吸進、滲進體內,我就把它看成「毒素」。這是廣義的毒素,不是單指戴奧辛或農藥之類的毒素,所以,在我眼中,過敏原也算是毒素了!

總而言之,外界的「毒物」進入體內,跟著血液循環,從身體的大動脈、小動脈,一直送到微血管裡面。如果我們的新陳代謝不夠快(例如寒冷、不運動、少喝水),或是一下子太多毒素進入體內,這些毒素就會「卡」在微血管的末梢,也就是微血管最豐富的表皮(外皮膚)和黏膜(內皮膚)上。

一旦有異物「卡」在這些微血管裡面,免疫系統當然要想辦法將它們排出來,但是,要怎麼排呢?身體唯一的方法,就是派白血球來清理,此時,從外表看起來,就是「發炎」了!當免疫大軍到達現場來清理時,會產生許多身體的不舒服反應,例如發癢、紅腫、流汁、流膿……等等,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發炎反應。

舉例來說,如果這個發炎的反應發生在鼻黏膜,我們的鼻黏膜就會開始發癢、腫脹、發紅、分泌黏液,這就是肥大細胞分泌的組織胺所造成的,這個人就會一直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如果這個發炎反應發生在皮膚,我們可能就會看到皮膚搔癢、長疹子、起水泡、流汁等,醫生可能會診斷為蕁麻疹、濕疹、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等等。

從這個角度來看,皮膚過敏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即使長疹子、流膿、流汁,也不過是身體在「排」過敏原的過程罷了!排乾淨,過敏也就消退了!如果避免吃進、吸進過敏原或毒素,則會加速身體排乾淨,過敏症狀就會加速消失!


(本文作者:陳俊旭)
(摘自:過敏,原來可以根治!:陳俊旭博士的抗過敏寶典,由新自然主義發行)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i-nature.com.tw/cc.asp 之規定。

藉由肌膚了解腸子的年齡

文章標題:藉由肌膚了解腸子的年齡 轉載作者:癢癢爸 轉載自 自然生活網 - http://i-nature.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1/2/271.html 病人初診時,我觀察病人的臉就可以知道他的腸相好或不好。因為,根據我的經驗,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的人腸相也不佳。實際上,腸相與人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人相好的人腸相也佳,反之,腸相不佳的人臉色也不好。先請大家不要誤會,這裡所說的「人相」,非指人品的好壞,而是指皮膚的狀態、臉色、表情、眼睛的光輝等。很多人隨著年紀增長,肉體也逐漸衰老,因此常認為看起來衰老乃是無可奈何的事。 不過,何種程度的衰老是在「無可奈何」的範圍之內呢?確實,肉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不論看起來多麼年輕,過了七十歲也不可能像二十歲。不過有人看起來可年輕一、二十歲,相對的,也有人看起來老了一、二十歲。 我們認為一個人「是否與實際年齡相當」的感覺未必準確,因為這是需要與周遭的人相比,並依靠經驗來判斷的曖昧感覺。而且,並沒有一個基準可供衡量是否與實際年齡相當。或許看起來五十幾歲的樣子,其實是一個人七十歲時應有的形態。 那麼,「看起來年輕的人」與「看起來衰老的人」到底有什麼不同呢?我們看到一個人,判斷他是否年輕的最大關鍵就是「皮膚」。因為,皮膚緊繃、滑潤是年輕的象徵,希望永遠年輕的女性最介意的也是黑斑、皺紋、鬆弛等皮膚的衰老。 腸相與人相有密切關係的原因也在於此。腸相惡化時,外觀能看到的部分,變化最明顯的就是「皮膚」。我想女性們都知道,如果長時間持續便秘,會引起青春痘、皮膚粗糙等皮膚的問題。腸子是消化與吸收食物的器官。腸子如果健康,身體所需的營養可以充分吸收,食物的殘渣和腸內產生的毒素都可隨著糞便排出。但是便秘時,這些毒素無法完全排出。於是,積在腸內的毒素為了找尋出口而從腸壁流入血管,並經由血管送至全身。最後雖然會從皮膚的汗腺排出體外,但在此同時也會傷害皮膚。這就是便秘引起各種皮膚問題的原因。 換言之,便秘引起的皮膚問題,原因出自於積在腸內的毒素。這種便秘與皮膚粗糙的關係,說明了腸子與皮膚之間的密切關係。食物是很多過敏性皮膚炎的過敏原,已知提高腸子的免疫機能可以治好皮膚炎。腸子有問題的人,皮膚必然有某些症狀。同樣的,皮膚問題並非外在因素引起的人,腸子也可能有某些問題。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的人,顯示腸子也比實際年齡衰退。 百歲以上人瑞的腸相如何?腸子若比實際年齡衰老,壽命也會縮短。提到腸相的好壞與壽命有密切關連時,或許有人認為腸相必然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惡化,最後變硬而逐漸走向死亡。但事實並非如此。當然也有人因腸相惡化、罹患疾病而死亡,這些人的腸相絕對不佳。但是,能安享天壽,最後因衰老而死亡的人,很多人腸相意外的美麗。 我曾檢查過很多高齡者的胃腸,腸相不佳的人壽命大多以八十五歲為限,最高亦不過九十歲。卻沒見過腸相不佳,壽命還能超過百歲的人。我檢查過的胃腸最高齡為一百零五歲,這名病人的腸子柔軟而美麗。腸相不佳的人幾乎活不過九十歲,我認為這是個很有趣的資料。因為這顯示了腸相不佳者的壽命極限。 現在的醫學認為人類壽命的極限大約為一百二十歲左右。整體而言,百歲以上的人瑞腸子都很美麗。換言之,他們因為腸子美好,所以能夠長壽。前著《不生病的生活˙實踐篇》中曾提到為什麼有老菸槍能夠活到九十歲。書中敘述:「一般認為九十歲已算長壽,但如果這個人不吸菸,一定能活得更久。」長期持續某一種有損健康的飲食習慣或生活習慣,他的壽命或許就以此為極限。 但請不要誤以為能活到九十歲已經足夠,就飲酒、吸菸或毫無節制的吃自己愛吃的食物。不論飲食或生活習慣,即使完全相同,但身體受到的傷害卻因人而異。例如,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的發病,根據過去的臨床經驗和病人的飲食經歷,我確信與乳製品,特別是牛奶的攝取過量有關,但是還無法肯定到底攝取多少的量才會發病。這是因為每個人的承受度有相當大的差異。 就如同吸菸的人不會全部罹患肺癌一般,有人每週只喝一、兩杯牛奶就發病,也有人每天喝一公升卻安然無恙。可知個人的差異有多大。 雖然有個人的差異,但是如果長時間持續容易消耗酵素的飲食或生活習慣,還是無法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即使是年輕人,若養成對腸子造成負擔的飲食習慣或會消耗酵素的生活習慣,仍會加速腸子的老化。實際年齡僅三十歲的人,腸子的年齡有可能高達七十歲以上。 只是年輕時奇妙酵素(可稱為酵素的原型)的恢復能力較高,比較不會出現肉眼可見的老化現象而已。但過了中年之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生產量降低,不但腸子的老化加速,而且老化現象會很快的擴至全身。若要避免發生這種現象,平時注意保持腸子的健康狀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作者:新谷弘實) (摘自:永保青春的飲食──新谷醫師的養生革命˙不生病的生活3,由如何出版社發行)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i-nature.com.tw/cc.asp 之規定。

女人養顏,從養護三陽經出發

文章標題:女人養顏,從養護三陽經出發 轉載作者:癢癢爸 轉載自 自然生活網 - http://i-nature.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5/5/314.html 女人養顏,必須從養護三陽經出發,尤其是從陽明經出發!這在中醫裡叫做以內養外。養陽明主要就用足三里這一味人體大藥。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於女性來說,美好的容顏甚至可能是她們生命的全部。人人都渴望能夠青春永駐,但是歲月卻不饒人,於是人們便寄希望於各種各樣的化妝品,以圖掩住歲月在臉上留下的滄桑。然而,這絕非長久之計。 有句俗語:「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四十豆腐渣。」為什麼天生愛美的女人,卻總是比男人更加容易走向衰老和憔悴呢?其實,在上古的《黃帝內經》裡面就有了醫理上的解釋。《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而男子則是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斑白。」 原來,人體衰老的徵兆就是面衰。面容憔悴起因於三陽經脈,尤其是陽明經,對於女子來說,到了35歲,陽明經就開始衰退了,這時她的面容也會隨之發生改變;而對於男子來說,衰老雖然不可避免,但一般要到48歲左右,三陽經才逐漸衰微,老相也才顯現出來。 從這裡可以看出,面部的衰朽與三陽經,尤其與足陽明胃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這是因為,頭部是諸陽之會,足陽明胃經多氣多血,行於整個面部,故面部主要就是依靠三陽經的氣血滋養。三陽經,當胃經氣血旺盛,面部自然光鮮亮澤,三陽經虛衰,尤其是脾胃虛衰,面部得不到充足的氣血濡養,自然就黯淡無光了。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面部問題都能從這裡找到原因。有的人臉上、額頭上容易長痘痘,這是胃火上炎的結果。胃本來是以通降為和,現在胃火過旺,往上衝撞,就使得上面的皮膚分泌出現障礙。 更多的人,沒有痘痘,但是膚色要麼蒼白、沒有光澤,要麼萎黃黯淡,這也是脾胃虛弱的徵兆。脾胃為人的後天之本,胃為水穀之海,人體的一切機能,都要靠水穀運化產生的精華來供養。倘若水穀運化出現了問題,氣血的產生不足,面部就無法得到滋養,自然就沒有什麼「血色」和「生氣」了。 所以,女人養顏,必須從養護三陽經出發,尤其是從陽明經出發!這在中醫裡叫做以內養外。也只有以內養外,效果才能持久而深廣。養陽明主要用足三里這一味人體大藥。 足三里為胃之下合穴,它不僅是胃經上最重要的穴位,也是整個人體最重要的穴位之一,足三里是讓女性青春永駐的法寶。具體做法是:每天早晨7~9點,按揉或是艾灸雙腿足三里5分鐘,持之以恆。我曾經給很多女性朋友扎過足三里,一般扎15~20針左右,她們面部的膚色就會出現明顯的好轉。所以說,足三里是女性養顏的最佳藥田。 須知,從古到今,足三里這一奇穴都是養生家們最為推崇的。足三里的作用是厚積而薄發的,有病則治,無病則補,它被譽為「人體第一長壽穴」,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 (本文作者:武國忠) (摘自:人體自有大藥,由晨星出版社發行)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i-nature.com.tw/cc.asp 之規定。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皮膚

文章標題:皮膚
轉載作者:癢癢爸 轉載自 自然生活網 - http://i-nature.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9/8/487.html

寒戰、發抖、膚脹、肺、脂肪瘤、脂漏性落髮、青春痘、皺紋

把「皮膚」翻譯成英文,很簡單,就是skin。但是仔細想想,那只是皮的意思。「膚」與「皮」是同義詞還是近義詞?有沒有區別呢?如果有,區別又是什麼?搞清區別對中醫臨床又有什麼意義?

回答是肯定的,「皮」與「膚」只是近義詞,有區別。《靈樞.口問》載:「黃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寒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為振寒寒栗,補諸陽。」意思是,黃帝問:「人不停地發抖、打寒戰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是因為外來的寒氣侵襲停留在皮膚之間,人的陽氣不足,所以會打寒戰、起雞皮疙瘩,治療應當補各個陽經。」我之所以把它翻譯成皮膚之間,而不是皮膚表面,原因在於寒氣侵襲皮的時候,人只會感到惡寒,對風冷特別敏感,加衣被、關門窗仍不足以抵禦,而進一步深入到了皮膚之間以後,就會出現寒戰、發抖的症狀。

《靈樞.水脹》載:「黃帝曰:膚脹何以候之?岐伯曰: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鼓/空)(鼓/空)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意思是說,黃帝問:「膚脹會出現什麼症候?」岐伯說:「膚脹是因為寒氣停留在皮與膚之間,就像充氣皮球一樣,身體腫脹,皮顯得很厚,按肚子就凹陷,半天不會恢復,肚皮顏色沒有異常,這就是它的症候。」這裡明確提出了皮與膚存在「之間」,可見皮與膚是不同的。

「皮」就是表皮,覆蓋身體表面,是與外界直接接觸的人體組織,同時也是毛髮生長的地方。著名的成語「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說的就是皮毛的關係。

「膚」,說白了就是皮下覆蓋的組織,也就是皮下脂肪、津液毛囊、汗腺,也就是介於皮肉之間的組織。

「皮」與「膚」只是近義詞。例如人們常說的「膚淺」、「切膚之痛」、「體無完膚」,在這裡「膚」就是表皮的意思。而「肌膚之親」,就是說比表皮的接觸更深的關係。不能因為「皮」、「膚」經常連用,就說「膚」就是「皮」的意思。《詩經.衛風.碩人》有句話形容美女:「手如柔荑,膚如凝脂」。柔荑,植物初生的葉芽,形容女子的手白嫩修長。凝脂,就是如同凝固的白脂,形容女子的皮下脂肪充盈潤澤,吹彈得破。後世白居易也有類似的詩句:「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之所以說「膚如凝脂」而不說「皮如凝脂」,原因在於兩者位置深淺不同。如果皮下無膚的話,那就是美人遲暮,變成雞皮鶴髮,皺紋叢生了。

《易經.夬卦.九四》爻辭曰:「臀無膚,其行次且」,也就是說屁股沒脂肪的人,走在路上都不好看。如果把「皮」、「膚」理解成同義詞的話,這句話就不好解釋了,屁股上怎麼會沒有皮呢?現代人用「豐乳肥臀」概括性感體態,描述的就是健康的皮、膚、脂、肉充盈的身體。

《孟子.告子下》有句名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能被餓瘦的只有皮下的脂肪和肌肉,皮是不會因為飢餓而減少的,最多也就是皮包骨。

《素問.五藏生成篇》:「臥出而風吹之,血凝於膚者為痹,凝於脈者為泣,凝於足者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為痹厥也。」意思是說,睡覺的時候,外感風寒邪氣,導致血液循環不良,凝滯在皮下也就是膚的部位,就會出現麻痺的症狀,凝滯在血管裡面就成了瘀血,凝滯於下肢就會出現雙腳冰冷。這三種情況都是因為血液循環不良,局部缺血,導致了麻痺和體溫下降。這裡的膚也是在皮下,皮下出血導致瘀斑黑青,甚至局部麻痺。

《靈樞.經水》載:「黃帝曰:夫經脈之小大,血之多少,膚之厚薄,肉之堅脆,及幗之大小,可為量度乎?」皮是薄薄的一層,談不上厚薄。膚就不同了,營養充足,三焦功能正常,脂肪堆積多,膚就厚,反之則薄,甚至會沒有膚的存在。我的一個患者絕過食。是真的絕食,不吃飯,光喝水的那種。後來虛脫昏迷,因此有了很多後遺症,消化不良,心跳過緩,腹寒腹痛,即便在夏天也裹著五○五元氣袋,不然就腹瀉。他的皮很鬆,皮下沒有脂肪,一捏就能提起來。我經常拿他做例子,告訴學生這就是典型的有皮無膚。

《靈樞.順逆肥瘦》:「年質壯大,血氣充盈,膚革堅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意思是說,對於成年人而言,皮糙肉厚,氣血充盈,膚堅脂肪充盈,同時被外邪入侵者,可以深刺,留針時間長一些,反之只能淺刺,或者只用皮針。

《傷寒論》中有個方子叫做豬膚湯,如果僅僅根據字面理解,找塊豬皮就得了,其實應該是帶脂肪的豬皮。豬油也叫大油,滋陰的效果非常好。體會不了凝脂意思的人,可以炸點兒豬油,待凝固以後看看,體會一下那種白皙、細膩、光澤的模樣。

按照中醫理論,肺主皮毛,而肺與大腸相表裡,表皮的問題應該從肺氣、衛氣著手解決,一般不涉及營血。膚的問題直接隸屬於三焦、心包;膚與在三焦中運行的體液有密切的關係。有的人沒有膚,但是有的人卻渾身長滿了脂肪瘤,疙疙瘩瘩的,雖然不會痛,但是很硬。我一般用化痰散結的方法治療這種膚病,用皂刺、橘絡、絲瓜絡、南瓜子,效果很好。

其他常見的脂漏性落髮、青春痘,問題也出在膚,油脂代謝的毛病,源於心包之火和三焦痰濕,非關肺事。少女皮膚滑嫩輕透,吹彈可破;中年婦女面焦髮墮,皺紋叢生,也是膚的問題,涉及三焦和元氣。了解這一點,中醫美容才會有理論基礎,治療也才更有效果。

現代人皮、膚不分,到處都在宣傳護膚、換膚、嫩膚,其實他們都是在說皮的事情,膚的問題只能靠內部解決。

(本文作者/徐文兵)
(摘自/字裡藏醫/由野人發行)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i-nature.com.tw/cc.asp 之規定。

你最愛用的清潔用品背後的祕密

文章標題:你最愛用的清潔用品背後的祕密
轉載作者:癢癢爸 轉載自 自然生活網 - http://i-nature.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8/7/507.html
如果你像大多數的人,你可能根本不花太多時間思考清潔這件事。使用那些跟你父母所使用的一樣的清潔用品,這樣的機率很大。

對於你寧可避開不做的工作,這是個不假思索、不用動腦筋的方法,而這完全可以令人理解。但如果你還是用媽媽的方式清潔,這可能是時候該重新思考了。

那些隨手可得的老套用品中所含的化學物質,可能在擦洗和消毒方面很有效,但它們對家中的成員並不健康。這有點像你大學室友的怪咖男友,他們會帶來一些不受你歡迎的行李。我們討論的是對健康的恐怖影響,像是氣喘、生殖系統方面的傷害,以及空氣污染、水污染等污染問題。

也許我們應該回到祖母和更古老的祖先們所做的清潔方法,使用天然原原料以及勞動的體力,而不是化學混合物以及今日可以在商店裡看到的、投入瘋狂行銷所創造出來的東西。

對健康的恐怖影響你是否曾經在清潔浴室後感到頭痛?那很可能是由化學物質所引起,而不只是你耗費勞動力做了最不喜愛的家務所造成的。看起來可能像是微小的麻煩事,經常是將來可能發生更嚴重健康影響的警訊。

令人意外的是,國家的法律並未命令必須對使用於大部分清潔用品的化學物質做健康測試。這對人體的威脅範圍仍不清楚,但結果是當你用傳統清潔用品打掃家裡時,你就將你自己和你心愛的人曝露在可能造成傷害的化學物質之下。謹慎再謹慎,你就降低了發展成慢性健康問題的機會——像是過敏、氣喘、生殖方面的問題,甚至癌症。
  • 研究顯示曝露在家庭清潔用品中有造成孩童氣喘。
  • 許多清潔用品中可以找到的人造香味通常含有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這是一種內分泌干擾物質。
  • 揮發性有機物質(VOCs)在室溫會蒸發汽化,它與一些較小的症狀有關聯,像是頭痛、嘔吐以及氣喘、神經損害以及癌症等嚴重的健康問題。
  •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的報告,甲醛是可能致癌的物質,它用於某些消毒劑以及空氣清香劑等產品。
解構清潔用品標籤關於清潔用品標籤首先要知道的是,這些標籤告訴你的資訊根本不多。那是因為,它們沒有必要這麼做。家用清潔用品的製造商不像是食物製造商,他們沒有被規定要在標籤上列出成份。根據你在本章已經學到的,你會知道,原因之一就是那些「受專利保護」的配方是機密的。

化學製造商必須在標籤上列出預警建議、儲藏方式說明以及急救建議。睜大眼看這些「訊號」。

「危險」或「有毒」
  • 具高度毒性、有毒的、具腐蝕性、極為易燃或者吞食會致命。
  • 就算只有幾滴也可能對生命有威脅。
  • 在家用含氯漂白水以及馬桶、烤箱、排水管清潔劑上可見。
「警告」
  • 閱讀標籤後的特殊說明,例如「高度可燃性」或「吸入此內容物可能具傷害性或致命性」。
  • 攝入1茶匙到1湯匙的量可能對生命造成威脅。
「小心」
  • 具有輕微到中等的毒性。
  • 大多數家用清潔用品附有這種標籤(也包括許多環保產品)。
  • 通常意味著可能刺激眼睛以及皮膚。
  • 攝入1盎斯到1品脫的量可能對生命造成威脅。
「普遍警示」
  • 許多「天然」以及不具毒性的產品都有這個標籤。
  • 通常聲明像是「請勿內服」或「請放在孩童拿不到的地方」等的預先警告。
請注意:這些警示僅表示對健康的立即影響,但它們不會說明長時間重複曝露在這些物質中會發生什麼事。

洗刷刷洗刷刷:什麼東西在浴缸?

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在平日,大多數的人在他們身上塗抹超過100種成分,做為清潔和美容的例行工作。在這些迷人的香味之下、潛藏在那些動人的功效背後,有些非常嚇人的化學物質。

事實上,根據環保工作團體(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EWG)的研究,有三分之一的個人護理產品含有最少一種成分是被列為可能是人類致癌物質。將這些可能導致呼吸道刺激、過敏反應以及生殖系統損害的化學物質加總起來,你就得到一缸子的煩惱了。

個人護理產品不會把你的身體完完整整的包覆起來,而是穿透。有毒的化學物質很容易被皮膚吸收,而且甚至可能進入血液當中。單單一次曝露在可疑的化學物質中可能不會傷害你,但是經過一輩子,這些物質會累加。

化學物質在體內經年累月持續的累積,許多化學物質會永遠停留在身體組織裡。事實上,科學家已經在人的組織和體液中發現許多常見的化學物質,包括乳癌細胞組織中的對羥基苯甲酸(paraben),以及尿液樣本中的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真正令生育年齡婦女恐懼的是,這些化學物質會傳遞給子宮裡的嬰兒。EWG在2004年的一份研究發現,嬰兒出生時在臍帶血中含有超過200種化學物質以及污染物──那肯定不是你願意賦予給你的新生兒的禮物。

個人護理產品中化學物質的負面衝擊不只限於對人體。沒有留在我們身體裡的,都被沖洗到水管中了,而這對環境是個壞消息。許多成分,特別是那些仿雌激素,對魚類、蛙類、和其他水中生物的荷爾蒙系統造成極大的浩劫。

其他的像是導致癌症的1,4二氧六環則污染地下水。令人悲哀的是,製造商不被認為應該對他們所使用的化學物質所造成的環境影響負起責任,所以他們改變的動機很弱。
(本文作者/米卡愛拉.佩斯頓)
(摘自/綠色生活實踐指南/山岳出版)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i-nature.com.tw/cc.asp 之規定。

肌膚最大殺手 紫外線

文章標題:肌膚最大殺手 紫外線
轉載作者:癢癢爸 轉載自 自然生活網 - http://i-nature.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6/3/835.html
所有環境因素中,殺傷力最大的就是陽光了!正確的說是紫外線。一個非常重要、我要再三強調的觀念是:紫外線是健康肌膚的天敵,同時也是導致肌膚老化的最大關鍵之一。

小小解釋一下紫外線的兩種可怕殺傷力。紫外線分為UV-A、UV-B和UV-C,也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A波、B波和C波。C波因為波長短,在臭氧層就會被吸收掉,到達不了地表。而B波所造成的傷害是最顯而易見的,會讓你在陽光下曝晒幾小時後,皮膚表層發炎發紅、色素沉澱。

UV-A則是很可怕的東西,它不會讓你的皮膚表層發紅發熱,但它可以「穿透玻璃和窗簾」,一路直達肌膚最底層。一旦它到達底層,破壞並耗損了維生素 E、C 及 Q10 等抗氧化物,隨之而來的就是皺紋、鬆弛與老化。因此,並不是你沒有感覺到陽光熱度、覺得不會晒紅的陽光就不用防晒。想維持肌膚的健康與美麗,就要記得「隨時隨地防晒」!無論是秋冬、陰雨天還是躲在車子裡,都要防晒,尤其是早上十點到下午兩點間,一定要避開陽光。

當然,適度的陽光能促進健康,幫助人體合成吸收鈣、磷或維生素D,甚至改善睡眠、調節免疫力。因此如果有做好防晒的萬全準備,建議可在上午8點~10點,以及下午4點~7點,這兩個陽光較溫和的時段,每天至少利用10~15分鐘,出去晒晒太陽。

許多人常跟我說,他們擔心天然的東西防晒效果不好,這是很可惜的誤解。精油塗抹在皮膚上,一下子就滲進血液中,的確無法在肌膚表層形成保護膜。然而,一般保養用的精油精華液通常都必須調和有機天然植物油,如榛果油、摩洛哥堅果油、鱷梨油、夏威夷堅果油……等,這些植物油本身都有相當於SPF10 左右的防護力,因此一直以來都被拿來用做防晒油的基底。

此外,如果你出門上妝時用的是天然礦物彩妝,如礦物粉底,這種新一代彩妝因為本身的天然礦物粉體就包括了二氧化鈦和氧化鋅,也就是一般市售防晒產品能夠做到折射紫外線、達到物理性防晒的重要成分,因此本身就有天然的防晒效果,程度相當於SPF23。這些東西加起來,一般日常的基本防晒已經很足夠了。

也就是說,天然保養法是可以不必特別擦防晒油的。如果你還擔心,可以再上一層純天然蜜粉,又可以再增加相當於 SPF15 左右的防禦力。這些東西絕對比一般市售防晒產品自然健康。市售防晒產品多半含有如乙基尿刊酸或二苯酮之類的毒素,對肌膚傷害非常大,經常會阻塞毛孔、降底免疫力、引發過敏反應且讓肌膚變得粗糙。

(本文作者/劉盈鑠)
(摘自/超簡單有機芳療: 30天精油纖體美膚法/時報出版)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i-nature.com.tw/cc.asp 之規定。

異位性皮膚炎是體內排毒最佳對策

文章標題:異位性皮膚炎是體內排毒最佳對策
轉載作者:癢癢爸 轉載自 自然生活網 - http://i-nature.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1/2/906.html

濕疹、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等都是皮膚病的一種,在中醫的觀念裡,認為皮膚病是一種排泄水分跟老舊廢棄物的現象。因此,有過度飲食、喝水過多、運動不足等狀況的人,最容易罹患這種疾病。

而促進體內排除老舊廢物和水分,就是治療這類皮膚病的最好方法。

1)吃飯時細嚼慢嚥,刻意維持八分飽。

 
2)積極地走路、運動及泡澡。

3)飲用水煮青紫蘇葉汁/
     準備5青紫蘇葉並以火烤至乾燥,然後在鍋中倒入200㏄的水跟青紫蘇葉,一直煮到水量剩一半為止,此湯汁可一天分為2~3次來飲用。

4)食用炒牛蒡絲。

5)飲用水煮香菇汁/
把10g香菇跟500㏄的水倒入鍋中,一直煮到水量剩一半為止,此湯汁可一天分3次,溫熱後飲用。

6)
在薑茶中加入葛粉後飲用。

7)泡澡時加熱琵琶葉或桃葉。
琵琶葉/把新鮮、或是乾燥過的葉子5~6片放入澡盆中。這對濕疹、接觸性皮膚炎、痱子等都很有效。
桃葉/把切碎的葉子裝入棉布袋中再放進澡盆裡。這對濕疹、皮膚病、異位性皮膚炎等都很有效。


8)
泡澡時加入薑末或天然鹽。
天然鹽/在澡盆內灑入一搓粗鹽。
薑末/把一塊生薑磨成泥,直接倒入澡盆或是先裝入棉布袋再放進澡盆裡。泡澡後稍微淋浴一下,然後在同一缸水裡做半身浴15~30分鐘,結束後再淋浴一次。


9)敷牛蒡濕布/把牛蒡磨成泥,鋪在紗布後敷在身體上。

10敷小黃瓜濕布/把小黃瓜磨成泥,鋪在紗布後敷在身體上,對發熱的搔癢症狀很有效。


(本文作者/石原結實)
(摘自/守護身體的健康密碼: 體溫力/方舟文化出版)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i-nature.com.tw/cc.asp 之規定。

甘草加奶敷 臉上退疤不留痕

文章標題:甘草加奶敷 臉上退疤不留痕
轉載作者:癢癢爸 轉載自 自然生活網 - http://i-nature.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5/5/998.html

症狀/痘痕、痘印。
老偏方/取甘草約3克,磨成粉,配鮮奶調勻,外敷於色斑處約20分鐘,每日1次,連用2~4週。同時配合甘草2克,泡水飲用,每日1~2次。

女孩子長青春痘,總是忍不住抓、擠,痘痘雖然不見了,卻會留下痘印、痘疤。親戚家有個女孩,以前臉蛋很光滑,更沒有斑點,上高中後,課業壓力大,臉上突然冒出很多痘痘。她為了除痘,用了不少祛痘產品,總嫌效果太慢,所以直接用手將痘痘擠破,留下深淺不一的痘印。為了除掉難看的痘印,她甚至想做雷射換膚,因父親堅決反對,無奈之下,只好向我求救。她不太相信中醫,但為了除痘印,什麼偏方都願意試,前提是要價格便宜。於是我推薦她一個簡單的「祛痘印」偏方。

方法/取甘草約3克,磨成粉,配鮮奶調勻,外敷於色斑處約20分鐘,每日1次,連用2?4週。經常用甘草敷臉,不但可去除痘印,還能使皮膚保持嫩滑。外用時可配合甘草2克,泡水飲用,每日1~2次。

女孩半信半疑,而此偏方的治療效果,其來有自。臉上的痘印、痘痕,是因皮膚局部過多的黑色素成分,導致灰黑色的印痕。皮膚的黑色素是由一種「酪氨酸」的物質,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轉化來的。甘草中的有效成分「甘草黃酮」,恰好能抑制酪氨酸酶和其他多種黑色素轉化酶的活性。因此,甘草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生成,達到美白效果。

甘草黃酮還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能力和維生素E較接近,能清除多種自由基和抑制脂褐素生成。另外,甘草本身就是補益性的中藥,它含有蛋白質和多種胺基酸、脂類、多醣類、果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對皮膚有滋養、修復之效。由此可見。食用甘草對付痘印,自然是輕而易舉。她聽了之後,滿懷信心回去試用,1個月後,痘印果然淡化許多。又持續了幾個月,令人苦惱的痘印終於完全消失。直到現在,她還牢記這個偏方,說有了這個偏方,再長痘痘也不怕。

(本文作者/朱曉平)
(摘自/很老很老的老偏方: 女人煩惱一掃光/人類智庫出版)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i-nature.com.tw/cc.asp 之規定。

什麼是天然香皂? - i-Nature 自然生活網- 華人最專業自然醫學平台

約在西元前2500年,人類將動物油脂(脂肪)和樹渣混合使用,這就是香皂的前身;直到1641年,在英國才首次將香皂產業化。此後,容易取得如橄欖油等天然植物油的地中海沿岸國家,開始蓬勃發展香皂產業。

初期的香皂是以植物性原料為主製作而成;二戰後,由於動、植物的油脂不足,為花費少許資金達到大量生產之目的,開始製造合成洗滌劑。韓國則從三國時代至朝鮮時代,曾留有利用綠豆或菖蒲清潔的紀錄,直到1950年代才開始有工廠生產香皂;現在,香皂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了。

製作一般香皂時,多會考慮製作過程的便利性以及經濟面,提取各種動、植物的脂肪酸,使其與強鹼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香皂和甘油,並在鹽析的過程中去除雜質和甘油;而在此所取得的甘油,也可用於化妝品中。

為避免在運送過程變質,許多香皂因此搭配了石油系合成防腐劑、人工香料和合成色素等添加物,製造出來的香皂雖具強大的洗淨力,能去除皮膚上的髒污,卻也會刺激到肌膚表皮層,使角質層的新陳代謝大亂,是肌膚表皮失去天然保護的原因。弱化的肌膚表皮容易受到各種合成界面活性劑、防腐劑、人工香料、色素等有害物質侵入,這也是乾性肌膚、問題肌膚、過敏性肌膚者增加的原因之一。

不過,除了MP香皂之外,其他種類的天然香皂需要一段時間熟成,因可能會容易過熟而太過軟爛,使用時務必多加留意。每一種天然香皂可針對個人膚質製成,其豐富的多樣性也是優點之一。再加上容易查詢使用成分的相關資訊,且不放入使香皂硬實的硬化劑或化學添加物,使用上更讓人安心。

在生活中,盡量減少使用造成環境污染的主因──合成洗滌劑的用品,多多使用能保護環境的天然香皂、天然洗滌劑吧!


(本文作者/邊玟淑)
(摘自/甜蜜手作皂聖經/山岳出版)

為何要用無添加的清潔劑

文章標題:為何要用無添加的清潔劑?
轉載作者:癢癢爸 轉載自 自然生活網 - http://i-nature.uho.com.tw
文章網址:http://i-nature.uho.com.tw/articles8/7/1304.html
你可能覺得自己動手製作這些清潔劑很麻煩,而且電視廣告每天推陳出新的商品,告訴你「用噴的就可以去油」、「用噴的就可以去除衣領污垢」,根據美國統計,他們廚房的清潔用品零零總總約30種,不下於女人保養品的繁鎖,洗衣相關約有6 種。

但我有幾次在過年清潔廚房時,使用這類產品,差點昏倒掛急診,因為裡面濃重的化學物品,使我呼吸困難、頭暈,所以我開始尋求安全可靠的清潔方式。

污染源進行式/
自然清潔法大多是多功能性,而且成分單純,不添加對人體有害的化合物,是一種無添加的清潔方法,你可以自己就地取材及挑選喜歡的氣味,組合成自己想要的配方,簡化打掃流程,省去瓶瓶罐罐的堆放空間,而且更省下大筆支出。當我習慣了自然、無毒清潔法後,回頭使用市售一般產品,總覺得彆扭,像洗碗精沖不乾淨、洗衣粉會讓人打噴嚏。


我長時間研究最新的醫藥健康資訊,美國最大的環保團體「環境工作組織(EWG)」(www.ewg.org)2012年9月公布一份健康清潔劑調查及指南,他們的研究人員評估檢驗2000 種市售家庭清潔用品,根據成分安全性、業者揭露產品配方及業者網路資料,花費1年多時間,研究比對14個學術機構、毒理資料庫及產業資料等,結果發現僅7%的產品充分標示成分內容;可怕的是53%的產品成分竟然會傷害我們肺部,而且有22%產品,即便正常人使用也會導致氣喘。

清潔劑中最惡名昭彰的是致癌物甲醛(Formaldehyde),這個成分常做為防腐劑(俗稱福馬林)。即使是有機天然產品,若不懂得正確使用,也會產生問題,因為清潔劑裡的芳香成分如柑橘油、松樹油中的烯(Terpene),與空氣中的臭氧作用後會形成甲醛,所以如果慣用臭氧機來消毒家裡並過濾空氣,要特別注意。

談到甲醛,回想20 年前,我大學剛畢業,當時台灣還是玩具外銷王國,我的第一份工作任職玩具公會,每年台灣都會在世貿中心舉行國際性玩具外銷展,吸引國外的買主下單,展覽期其實只有短短幾天,卻造成我皮膚嚴重過敏,臉頰、裸露手臂處都紅腫、發癢,求助皮膚科醫師,醫師從我臉頰的紅斑,還懷疑我可能有紅斑性狼瘡(一種免疫性疾病),經抽血後雖排除這個可能性,但當時對於造成我過敏的原因卻是無解,只能用類固醇來止癢。

多年後,健康建材風行,我終於找到當時讓我過敏的原因,原來是展場臨時搭建的隔間板及黏著劑都有甲醛、有毒揮發物,這些防腐劑讓我嚴重過敏。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一直在影響我們的健康,但我們因為不了解,結果只能默默承受。清潔劑也是如此,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幾十塊到幾百元的小花費,稍不注意,長期對我們來說,也是有影響性的。

台灣雖然沒有類似的研究,但這份報告中不安全的的品牌,有些已在台灣市面上流通,更何況台灣沒有類似的調查,你還能放心使用市面的清潔劑嗎?

很多人懂得養生,打精力湯、吃排毒餐,但你可能是在做白工,因為如果家裡用的清潔用品都是不健康的,怎麼可能有無毒的生活?許多標榜生物可分解的產品(biodegradable),也不是環保產品,被美國檢查出含有環境難以分解的壬基苯酚聚氧乙烯醚(nonylphenol ethoxylates);

陽明大學教授毛義方研究壬基苯酚多年發現,國內連稻米都受到壬基苯酚污染,而這個成分在老鼠動物實驗中發現,會影響懷孕母鼠產下的公鼠受孕率,而受曝露的公鼠副睪、睪丸、攝護腺都較小,且罹患隱睪症的頻率增加。所以只要我們改變清潔劑習慣,就能為台灣環境付出心力。

另外有些標榜「天然」的產品,裡面恐含有化學成分,我曾購買某家知名品牌的洗碗精,雖然強調天然有機,但裡面含有的薰衣草及茶樹氣味過濃,按照我對天然植物產品的使用經驗及知識,其中的氣味應非天然,可能是使用半合成的香精或定香劑,天然的氣味會隨著開封後,香味自然消退,就算不開封,因台灣濕度,上架期無法長久。

有一回我詢問知名手工皂的老師,為何他都使用人工香精,他說:「民眾根本分辨不出來,而且成本差很多,甚至有些民眾認為人工香精的手工皂比較好聞……。」
(本文作者/郭姿均)
(摘自/天然無毒清理術: 50元打造香草生活/天下雜誌出版)

轉載聲明:本文轉載遵守 http://www.i-nature.com.tw/cc.asp 之規定。

洗澡也有大學問!洗澡還要挑對時間?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洗澡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國人洗澡的時間平均長度為十三分鐘左右,很多女性洗澡時間長達三十分鐘!但你知道嗎?如果洗錯了還會變老,你以為每天洗澡是紓壓和清潔,殊不知洗澡是老化的殺手!

洗澡真的要挑時間嗎?家醫科王建宇醫師說,早上洗澡對於健康最好,可使一整天精神都好,也避免頭髮沒有吹乾就睡的問題。而飽餐後不宜洗澡-飽餐後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熱水刺激而擴張,較多的血液流向體表,腹腔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虛脫、昏倒。

另一個是酒後不宜洗澡,因為酒精會抑制肝臟功能活動,阻礙糖原的釋放。而洗澡時,人體內的葡萄糖消耗會增多。酒後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時補充,容易發生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嚴重時還可能發生低血糖昏迷。最後是空腹不宜洗澡,因為血糖過低,洗澡容易暈倒。

每天洗澡時,你有在注意沐浴乳使用的正確方式嗎?王健宇醫師表示,沐浴乳直接塗在身上這問題,沐浴劑本身清潔力較強,它含有介面活性劑,如果直接把沐浴乳塗在身上,久了之後某一塊皮膚,會容易脫皮。

洗髮乳也是一樣道理,沒有搓泡直接往頭上洗,久了會容易掉髮,有禿頭的風險,所以必須要用水搓成泡泡,再清潔,一方面避免傷皮膚,另一方面避免洗不乾淨。現在很多女生都這樣,殊不知過度的清潔會造成肌膚提早老化,就算事後再擦乳液保養,也是亡羊補牢罷了。

沐浴用品許多都含有化學合成成分,該如何分辨?對此,化學教授吳家誠吳家誠指出,有香味的沐浴乳99.9%都含有有毒物質,容易殘留體內造成,神經系統、淋巴系統運作異常,若顏色過於鮮豔,都是色素染料,屬於工業級偶氮染料,偶氮染料有兩千多種,多屬致癌物質!

而天冷許多人喜歡泡澡,但王醫師也說,泡澡確實能幫助新陳代謝,但其實效果是有限的,泡澡根本不及運動來的有效,享要藉由泡澡加一些東西來保養皮膚,其實只是讓皮膚老化的更快,很多人泡澡都在密閉空間當中泡,吸入過多有毒物質,因此休克的都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