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愛面子》洗臉太徹底 小心皮膚受損

市面上洗臉產品、臉部清潔用品琳瑯滿目,有些人認為,洗臉後臉部感覺有點緊緊的、皮膚表面非常乾淨,代表洗面乳洗淨力非常好。事實上,這可能代表臉部過分乾燥,甚至可能是臉部肌膚受損警訊。

美國皮膚科醫師蘇珊‧泰勒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表示,不少民眾認為,無論是肌膚暗沉、青春痘還是老人斑,只要用力清潔、搓洗皮膚,就能改善這些困擾。因為這樣的想法,結果洗臉就越洗越用力,清潔也就越來越徹底。

美國清潔家庭用品大廠科學部門主管米納斯‧奇勞里斯指出,許多臉部清潔用品都含有界面活性劑,這種成分會突破皮膚表面張力,在洗臉過程,清潔劑會吸附髒污、油脂,水一沖,髒污、油脂就會被沖刷殆盡。

不過當界面活性劑清除髒汙、油脂時,這種成份也會影響皮膚角質層,皮膚角質層為皮膚最外層結構,為保護皮膚重要屏障,一旦有所損傷,就會產生很多皮膚問題。

奇勞里斯解釋,界面活性劑同時還會除去皮膚所產生的良好油脂,結果就會引起皮膚過度乾燥,且界面活性劑也容易殘留於皮膚角質層,引發搔癢、灼熱感、刺痛等過敏、刺激反應。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專科醫師派翠西亞‧法里斯表示,皮膚角質層若受到損害,就會特別脆弱,當遭遇感染、汙染與各種環境傷害,皮膚很容易出問題。因此洗臉洗到皮膚緊繃、一點油脂都沒有,就有點過份了。

國外皮膚科醫師提醒,一整天下來,皮膚往往充滿髒汙、彩妝與各種汙染物質、因此晚上一定要記得洗臉。有些醫師認為,民眾如果沒有青春痘等嚴重皮膚疾病,早上洗臉不一定非得使用肥皂、洗臉乳,只要用水沖洗一下即可,以免過度刺激肌膚。

※國內醫師建議:

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尤彥棻提醒,洗臉時水溫不宜太燙,最好控制在攝氏二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間。水溫如果太熱,會洗去臉上過多油脂,反而會刺激皮脂腺分泌,使皮膚越來越油。

另外,一天洗臉次數一到三次皆可,盡量不要超過三次。不一定整臉都需要使用洗面乳,建議將洗面乳倒在手上、搓出泡泡,先洗T字部位,臉頰如果較為乾燥,就不宜再過度清潔。


台灣新生報 記者 蘇湘雲 2013/11/21

愛用抗菌商品 當心毒物從皮膚吸收 - i-Nature 自然生活網- 華人最專業自然醫學平台

愛用抗菌商品 當心毒物從皮膚吸收 - i-Nature 自然生活網- 華人最專業自然醫學平台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防脂漏性皮膚炎大爆發!喝山藥雞湯【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2013年11月20日 11:45

            
冬天氣溫一下降,專賣藥膳、補品的商家就生意「搶搶滾」,但中醫師提醒民眾,常吃的羊肉爐、薑母鴨等熱補藥膳,會誘發或導致脂漏性皮膚炎,出現皮脂腺分泌旺盛、油膩合併皮屑滿天飛的症狀,最好的預防方式是不要進補,若克制不了食慾,進補時可改吃「滋補」為原則的山藥雞湯。
  
十全大補湯可促進氣血循環,但發熱的效果太強,不適合脂漏性皮膚炎患者食用。(圖片/本網站資料照片)
 
十全大補湯可促進氣血循環,但發熱的效果太強,不適合脂漏性皮膚炎患者食用。(圖片/本網站資料照片)

冬季進補踩地雷 脂漏性皮膚炎大爆發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師林舜穀表示,油脂具有滋潤和保護皮膚的作用,可防止細菌入侵,但冬天的皮膚乾燥,會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保護皮膚,一旦調控失常,油脂過度分泌,就會引發脂漏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好發於皮脂腺多的部位,如頭皮和臉部的T字部位。

免疫力過度亢奮,也會誘發脂漏性皮膚炎。多數人認為冬天的免疫力較低,需進補強化,但中醫師提醒,坊間藥膳如薑母鴨、燒酒雞、麻油雞,或以八珍湯、十全大補湯調配的補品,普遍含有太多油脂,且都屬於熱補藥膳,對脂漏性皮膚炎患者而言,猶如火上加油、火中加柴,將會造成免疫力過度亢奮,反而影響皮膚油脂的調控,導致病症更嚴重。

林舜穀中醫師表示,脂漏性皮膚炎患者不適合服用強補的中藥材,且需對藥膳中的豐厚油脂和酒精避而遠之。酒精會促進末稍血管擴張,與油脂同樣具有使人發熱的作用,卻也都是脂漏性皮膚炎患者的地雷飲食。
           
冬天進補過頭容易引發脂漏性皮膚炎發作,中醫師建議進補時應選擇添加西洋參和黃耆,具滋陰補氣效果的山藥雞湯。
 
冬天進補過頭容易引發脂漏性皮膚炎發作,中醫師建議進補時應選擇添加西洋參和黃耆,具滋陰補氣效果的山藥雞湯。

預防脂漏性皮膚炎 冬天進補宜補氣、滋陰
 
不過,看著其他人大啖美味藥膳,許多脂漏性皮膚炎患者寧可忍受發作風險,也要偷嚐一下。對此,林舜穀中醫師建議,調整補品的藥材和食材,配合個人引發脂漏性皮膚炎的原因,予以補氣滋陰或滋潤肌膚的食材。
 
針對年底經常加班、熬夜、壓力大、體質虛弱的上班族,進補時應避免使用川芎、當歸、肉桂等藥效強烈的中藥材,建議改用可補氣滋陰的西洋參、黃耆、桔梗和山藥,可降體內火氣,調整皮膚狀態,預防脂漏性皮膚炎發作。
  • 建議藥膳:取西洋參1-2錢、黃耆3-4錢、山藥4-5兩、一隻雞,放入燉鍋中煮熟即可完成具有補氣、滋陰效果的山藥雞湯。
 
  • 若冬天肌膚特別容易乾燥的人,不宜服用補氣藥材,進補需以滋潤肌膚為原則,常見藥材如生地、麥門冬。

  • 建議藥膳:取生地5錢、麥門冬3錢、1包紅豆和少量糖,即可煮成滋膚潤燥的藥膳紅豆甜湯。但需注意的是,糖也會引發脂漏性皮膚炎,使用量不宜放太多。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止癢不用抓!超神7穴位「壓」得住

身體發癢只能靠指甲或「不求人」搔抓才能止癢嗎?秋冬季節天乾物燥,許多人因體內和體外缺水,肌膚保濕度不夠,不自覺發癢、脫皮,雖然搔抓的痛感可掩飾癢感,卻常留下條條血痕,中醫師建議,不妨針灸或按摩7個止癢穴位,同時解體內和外在肌膚的渴,讓「冬季癢」不再找上門。
秋冬肌膚乾,許多人癢到晚上睡不著覺,常用手抓到破皮流血。
秋冬肌膚乾,許多人癢到晚上睡不著覺,常用手抓到破皮流血。

皮在癢!7穴位先解身體的渴
「冬季癢」與體內太乾有很大的關係。中醫師黃慧娟表示,若出現脾胃失調、腸液太少、口乾舌燥、排便乾燥、火氣大、喉嚨乾癢等症狀,代表體內津液代謝失調,水分和養分無法傳遞到肌膚組織,加上外在風邪的影響,皮膚更容易顯得乾燥、奇癢無比。

搔抓止癢易產生傷口,增加感染機會,因此黃慧娟中醫師建議民眾可按壓脾經、肺經和大腸經的對應穴位,在不傷害皮膚的情況下快速止癢。

常見穴位,包括走脾經,可補血、活血、調理津液代謝的三陰交穴、血海穴和陰陵泉穴;走肺經,可緩解上呼吸道乾燥的魚際穴和尺澤穴;走大腸經,可同時改善排便乾燥、口乾舌燥、胃火旺盛的曲池穴和合谷穴。

  1. 三陰交穴:位於腳踝內側上3寸,在脛骨後凹陷處。
  2. 血海穴:內踝尖直上三寸,股骨後緣。
  3. 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的凹陷處。
  4. 魚際穴:手掌面,在第一掌指關節後,掌骨中點的赤白肉際處。
  5. 尺澤穴:微屈肘,肘部橫紋偏外側上,肱二頭肌腱的橈側緣。
  6. 曲池穴:手肘關節外側骨邊,手肘彎曲成90度,在手肘橫紋的外側尖端上,靠近骨頭邊緣。
  7. 合谷穴:位於手背虎口部位,第二掌骨中點,向食指骨側按壓痠脹處。
平常按壓這些穴位,也能達到體質調理、體內保濕的保健效果,預防冬季癢的發生。

喝水止冬季癢 中醫教你怎麼喝

止癢需先止身體的渴,但除了按摩穴位之外,也有人提倡多喝水,但黃慧娟中醫師表示,每個人所需的水量不同,也並非人人都適合大量喝水,而容易水腫的人也不能完全都不喝水。此外,比起飲水量,腸胃是否能吸收、維持正常的津液代謝,才是身體止渴的關鍵。

建議從事靜態工作的人,每天飲水量(c.c.)可用體重數值(公斤)乘以30,例如50公斤體重,每天喝1500c.c.水分;而從事動態性、易流汗工作的人,小便量減少,尿液變黃,此時應補充水分,尿液顏色需維持淡黃色,如綠茶第一泡的清澈黃、無雜質,才算正常。

喝水時間不宜太短,不要等口渴才大量灌水,以免脾胃還來不及吸收,就隨著尿道而出。建議每小時喝水150至200c.c.,且喝的時候慢慢來,可幫助身體抓住水分。若喝水覺得腹脹,民眾可在溫水中加少許鹽巴,幫助水氣下行。

冬天防搔癢 植物固醇保濕新嬌點

冬天季節容易好發的皮膚病很多,包括常見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乾癬等。

冬天是皮膚的大敵,脫水、掉屑、紅腫等症狀一一浮現,在此季節容易好發的皮膚疾病包括: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乾癬,甚至冬季搔癢症,最主要殺手就是皮膚的皮脂分泌減少,保濕度降低。
 
隨著民眾健康意識抬頭,選擇天然對肌膚無負擔的保濕成份,是新興趨勢;其中由植物萃取的植物固醇,在保濕和鎖水度上都能有感提升。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冬天因為皮膚產生乾燥、搔癢,來就診的民眾,大概增加3到4成左右。冬天皮膚保養,除了與保濕息息相關,另外,還有很多的皮膚的疾病,也跟皮膚的免疫失調相關,包括: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甚至一些乾燥症患者,也會在冬季明顯表現出皮膚乾躁問題。

此外,有一些罹患糖尿病、腎功能不好的病人,本身皮膚代謝不正常,也會使皮膚產生乾燥症狀。


皮膚止癢口服藥物 注意劑量

許多民眾皮膚產生乾癢時,第一時間會到皮膚科求診治療。醫療院所使用的治療方式,多數是開立口服藥物,包括:抗組織胺、類固醇等口服藥物來治療;另外,還有常使用的類固醇的藥膏。

其中類固醇能夠有效止癢,經常被拿來使用,但是,類固醇依照輕度、中度、和重度不同,可分成7級,一般醫師多半使用中度的類固醇來為患者治療。
使用類固醇最令人擔心的問題是長期使用,或是使用劑量太大,會產生副作用。如何使類固醇的用藥減少,甚至使用其他方式來減少皮膚的搔癢,便成為一個最重要的課題。

緩解皮膚乾癢脫水 保濕第一

當皮膚出現乾癢,甚至是嚴重脫水的時候,治療與緩解症狀,應該有正確認知。首先第一個觀念是皮膚的保濕很重要,除非在很嚴重、急性期的時候,才一定要使用藥物來治療。經過藥物短暫的治療,待皮膚狀況好轉後,就可以使用一些保濕劑來保養皮膚。

有許多的保濕劑對皮膚有保養作用,有時甚至勝過藥物的治療。因為保濕產品能夠改善皮膚乾燥的症狀,也可以作為平時長期保養使用,尤其副作用相對於藥物來得少。


趙昭明醫師表示,保濕的作用就是要鎖水及鎖油,全方位的保濕,就是水份及油脂通通補足。保濕成份包括膠原蛋白、玻尿酸等。

但是,油脂的保濕很多都屬於油性的物質,例如動物油、植物油,還有一些凡士林甘油、尿素等,以及一些物理性的礦物油;不過,要選擇一個好的保濕成份,第一就是必須具有一些修復的效果;第二能緩解搔癢的作用。而搔癢的產生,其實是表示皮膚有發炎的情況。

所以能夠輔助、改善發癢的作用,才能算是一個好的保濕劑。

好的保濕劑 來自天然性與植物性

選擇一個好的保濕劑,第一,就是盡量是屬於天然性、植物性。另外,油性不能太高,太高有時候使用在皮膚上,延展性不夠高。還有太油膩,皮膚會產生刺激、搔癢,甚至會長痘子。從植物萃取出來的植物油本身對人皮膚的傷害、刺激,相對減少,而且對皮膚的吸收度也會增加。

所謂皮膚要吸收,第一個親膚性要好,親膚性就是指親水效果與親脂效果,即指水份能夠吸收,還有脂質能夠吸收,才能對皮膚表皮層達到較好的修復作用,吸收也才能達到作用。所以選擇保濕品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親膚性好的。
植物固醇明星 保濕度鎖水度雙嬌

植物固醇是從植物中萃取出來的,在雜糧、豆類、種子,以及菠菜、海藻類等,都含有植物固醇。都有含這類所謂植物固醇。相對油性來說,比較沒有那麼強,和動物固醇的結構也不太一樣,雖然也是固醇兩個字,可是並沒有藥用類固醇的副作用。相對來說,安全性會比較高,而且保濕度和鎖水度都明顯提升。
選擇PH值5.5保濕品 有利皮膚吸收

此外,PH值酸鹼度也要注意,選擇越適合皮膚PH值酸鹼度是越好的,例如,一般人的皮膚酸鹼度大概都是PH5.5左右,屬於弱酸性的PH質。

為什麼弱酸性的PH質,是對人體比較合適的成份呢?因為,皮膚的皮脂膜是屬於弱酸性,弱酸性跟弱酸性在一起的時候,會對皮膚產生生物相容性,經由皮膚的接觸的時候,比較容易經由皮膚來吸收,而且比較不會產生排斥的作用。

 冬天皮膚保養原則:

1.水份的攝取要充足,冬天的時候,大部分人可能不容易口渴,所以水分攝取少,會造成皮膚保濕不夠。事實上,水分攝取夠,對皮膚的保濕度也會相對增加。
2.衣服材質選擇棉質:穿衣服儘量使用棉質,而尼龍聚合物的成份要少,避免引起皮膚刺激,產生搔癢感。
3.睡眠要充足:睡眠也要足夠,盡量不要太晚睡覺。
4.飲食禁刺激:飲食儘量避免攝取刺激、辛辣的、口味重的食物。
冬天皮膚拉警報,在此季節唯有全方位保濕鎖水,謹慎使用一些天然無負擔且安全的保濕品,並配合以上日常皮膚照護原則,才能真正使皮膚達到保濕的效果,遠離冬天皮膚病的困擾。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11月19日 上午10:10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濕疹元兇?5成洗潤髮品含防腐劑 食藥署下月訂限量標準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天用的洗髮精、沐浴乳,竟是濕疹、過敏元兇?有平面媒體調查國內各賣場歐美台日等品牌、上千件洗浴護產品,發現超過5成都添加合法防腐劑MI及MCI,歐美日等國早在8年前就制訂標準,國內卻遲至下月才要公告限量標準。食藥署長葉明功今(18)天解釋,公告需要一定時程,這是必要的過程,食藥署正在做。

MI及MCI都是化妝保養品可添加的合法防腐劑,不過,最近被英國皮膚科權威醫學組織點名為濕疹元兇,引發調降限量、禁用的討論,歐美日等國早在8年前就制訂標準,在國內,衛生福利部則預定下個月才要公告限量標準。

根據《蘋果日報》今天報導,其調查國內各賣場歐美台日等99個知名品牌、上千件洗浴護產品,發現逾5成洗潤護髮品含這2款防腐劑,件數最多為知名的潘婷、飛柔及森田藥粧;標榜低敏感、抗菌或嬰幼兒洗浴品,也有近6成含MI及MCI。

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葉明功上午在立法院受訪時強調,針對防腐劑,需要系統性的全面檢視、全面性的提升,就危害的風險度、範圍、添加量的多寡,邀請國內專家學者討論,才能對外公告,需要一定的時程,這是必要的過程,食藥署正在做,會很快有結果出來。

不必自己嚇自己!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耀立則表示,世界各國都允許洗髮精、沐浴乳、洗面乳等產品可以合法添加防腐劑,只是標準不一,防腐劑經皮膚吸收,不比直接吃下肚,並沒有「毒害」。

黃耀立說,尤其標榜「天然」萃取的成分,更容易腐敗、產生細菌,不可能不添加防腐劑;他指出,臨床的確有人因為洗浴產品發生接觸性皮膚炎、過敏等不適,但這類體質只佔很少比例,好比吃蝦,有人會過敏、拉肚子,有人不會,但不能這樣就說蝦子有毒。

身上癢癢預示十種病 2013年11月15日 10:12  來源: 《生命時報》

“癢”,每個人都經歷過,有時它讓人笑,有時卻讓人欲哭無淚。100多年前,美國心理學家斯坦利‧霍爾和亞瑟‧阿林第一次給“癢”做了定義。

癢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高興的癢”,由對腳底、腋窩等敏感部位刺激產生,伴隨著止不住的大笑,父母與嬰兒初次建立親密關係,就是通過這種癢進行的;另一種則是“惱人的癢”,感覺是有小東西在皮膚上爬過,人們會忍不住通過抓撓來止癢,蚊蟲叮咬、皮膚幹燥、真菌感染、心腦血管疾病等都會帶來這種癢。

    有研究指出,癢是比疼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感覺。有時癢能持續幾個小時,讓人渾身不自在,甚至輾轉難眠。當“惱人的癢”頻繁造訪時,就是在給健康敲警鐘了。

    “癢癢病”困擾很多人

    據記者調查,有超過七成人在生活中出現過不明原因的皮膚癢,其中老年人皮膚癢更高達九成;有六成人表示“癢的不厲害就不會去管”,有三成人會“自己想辦法止癢”(如使用藥物),僅一成人會在“皮膚癢後到醫院找出原因”;年輕白領因生活習慣、工作壓力等,皮膚問題的出現明顯呈上升趨勢;兒童因為大多無法正確表達,皮膚癢後很難找到原因。

    28歲的莫莉最近就老覺得身上莫名其妙的癢,皮膚發幹,大腿、小腿等部位甚至出現幹裂、疼痛的症狀,常會被撓出抓痕。莫莉說,這種不明原因的“癢癢病”時而發作,時而消失,讓她很是苦惱。

劉大媽更是深有感觸,“好多老年人都有身上癢的毛病,就像洗澡沒洗幹凈似的,到了冬天尤其難受。”劉大媽說,大多數人都會忍著,也會一起交流止癢偏方。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楊淑霞表示,入冬以來,因皮膚瘙癢而來院就診的患者絡繹不絕。“一些患者忍不住癢而不斷搔抓,皮膚上已經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著等繼發損害。

還有部分患者由于在面部、腋窩和大腿根等皮膚很薄的地方使用了激素類藥物,造成了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和繼發性感染等損壞。”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黃種人中,皮膚處于健康狀態的不到10%,處于病態的超過20%,處于亞健康狀態者高達70%。瘙癢感是80%的皮膚病患者在陳述自我感覺時,最先描述的感受。“來醫院尋求醫生幫助的畢竟是一少部分,很多人還是選擇忍,或者根本沒把癢當回事。”楊淑霞說。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神經科學教授格倫‧吉斯勒說:“在專門研究了幾十年關于‘癢’的課題後,我們發現讓人們感覺到癢的原因至少有五十多種,最主要的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單純皮膚問題。“因為皮膚自身問題而感覺到癢有兩種情況。”格倫‧吉斯勒說。一種是沒有原發性的皮膚損傷,多半是由于皮膚缺少水分而引起的。

就像現在處在幹燥的冬季,很多人會覺得皮膚幹癢、脫皮。另一種是皮膚本身就“病”了,皮炎、濕疹、牛皮癬等皮膚疾病大多都伴隨著瘙癢。

    中老年人皮膚退化。中老年人因為皮膚萎縮變薄,含水量降低,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使皮膚失去潤滑保護作用而顯得幹燥。在寒冷的季節,幹燥的氣候又使皮膚粗糙,甚至表皮脫落,使皮內神經末梢更容易受刺激而發癢。老年人身體癢多是這個原因。

    過敏。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同濟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醫師劉光輝教授說:“臨床上來變態反應科就診的病人,1/3有皮膚癢的症狀。”對飲食、花粉、塵螨等過敏,接觸某些化學制劑,都有可能引起過敏,從而使皮膚感覺到癢。這類癢,一般在停止接觸過敏原後就會好轉。

    婦科炎症。女性如果發現外陰部瘙癢,要特別檢查是否有滴蟲、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婦科炎症。調查顯示,73%的女性在經期會覺得局部皮膚瘙癢,可能與衛生巾質量不佳或衣物過于緊身有關。

    情緒緊張。抑鬱、緊張、煩躁等不良情緒都有可能造成局部或全身皮膚癢。B族維生素缺乏也容易引起皮膚瘙癢。

    肝膽疾病。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胡立明說:“許多係統性疾病也會引起皮膚瘙癢。”有研究顯示,大約有40%—60%的肝膽疾病患者,在肝部不適、肝功能異常以及黃疸出現的時候就會出現皮膚瘙癢。

    糖尿病。糖尿病人皮膚瘙癢的發生率高達15%—35%,約有10%的早期患者會出現全身性或局部性的皮膚瘙癢,而且比較頑固,外陰或肛門部症狀最嚴重。

    甲狀腺功能異常。不管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都可能出現皮膚癢的情況,但甲亢所致的瘙癢多發展緩慢,皮膚多幹燥,在冬季會加重。

    惡性腫瘤。某些腫瘤發生時會伴有皮膚癢,如淋巴係統、胃、腸、肝、卵巢和前列腺癌等。這種由腫瘤引起的癢大多較頑固,如果你的身體出現長時間無原因的瘙癢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如果發現身上不明原因的癢,應該怎麼做呢?劉光輝教授說,首先要辨別是否是接觸了某些過敏原而產生的過敏現象。其次應該去皮膚科排除皮膚本身的問題,看看皮膚是否本身就“病”了。最後,如果因其他疾病發生皮膚瘙癢,應該及時針對病根展開治療。

    “在弄清原因之前,一定不要過于頻繁地使用清潔性過強的鹼性香皂,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激素類藥物。”楊淑霞強調。在秋冬季節,人們身體的癢更多是由于皮膚缺乏水分造成的,特別是中老年人。如果是輕微的癢,不妨試試這幾招:
    
不必每天洗澡。在秋冬季節可以不必每天洗澡,特別是中老年人。洗澡水溫在40攝氏度左右即可,不宜過高。每次洗5—10分鐘就可以。最好選擇中性和弱酸性的沐浴液,甚至不使用沐浴液。

    先擦潤膚液再擦幹身體。在浴後皮膚沒有乾透的情況下擦潤膚液,能夠使水分和營養更充分地被吸收。

    養一缸金魚給房間補水。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將暖氣調低幾度,用加濕器或養一缸金魚來為房間補水,能減少因溫度過高、空氣幹燥引發的皮膚瘙癢。

    選擇純棉的貼身衣物。柔軟、少刺激的衣服可以避免瘙癢進一步擴散,增加透氣性,與皮膚接觸後不會引起過敏。

    隔夜茶水有效止癢。用溫熱的隔夜茶洗頭或擦身,茶中所含有的氟可以迅速止癢,同時還能起到防治濕疹的功效。

    多吃潤肺生津的食物。冬季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和豆制品,能減少體內水分流失。還可吃些潤肺生津的食物,如梨、百合、大棗、蓮子、銀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富含維生素A、B族的食物也要多吃。